罗遇真
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唐诗被公认为是我国伟大的艺术瑰宝。盛唐开放包容,文化繁荣昌盛,给诗人们提供了发挥才华的巨大舞台,一众拥有天纵之才的诗人留下了许多让人惊叹的作品。几千年过去,他们仍如天上群星发散着光芒。
唐代诗人的身影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但演绎成功的少之又少。最近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完全围绕诗人而展开。其呈现的唐朝画卷,瑰丽程度令人欣喜。片中最先出现的是诗人高适,他与李白是挚友,影片从高适的回忆讲述开始,围绕他们一生中重要的相聚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结合安史之乱让盛唐急转入衰的历史大事件,展现了诗人在时代中的命运。在这讲述中,一些诗人像星辰依次闪烁在时间的长河中。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李龟年、王之涣、崔颢、贺知章……
大诗人杜甫年岁比李白、高适略小十来岁,电影中第一次出现时,还是个缺门牙的小萌孩。他看起来那么天真可爱,还不知未来的人生颠沛流离。
《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被人们喜爱,取决于唐诗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较广的普及率,国人从幼年开始的义务教育到日常生活,唐诗的渗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浪漫和诗意。
片中秀美壮丽的山川、纯朴美好的田园,以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长街短亭高头大马,皆是诗情画意。那时的大唐还是繁荣的,长安也属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诗人们风华绝代诗兴大发,在盛世中挥洒一腔热血。明亮温暖的色调、优美繁华的氛围,皆展示了大唐盛景。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入衰,风景也随之凋敝,高适入寒冷苍凉的塞北打仗,战事吃紧大敌当前,大厦倾颓命运飘摇,所见情景,皆让人如临其境。
但影片中的人物不够立体,李白的塑造不算成功,剧情也较单薄。某些人生节点的缺失、内心呈现的忽略,让观众觉得潦草。电影主要讲述高适和李白,其他诗人皆是一笔带过,与真实历史也有出入。若想了解更多,不妨从书中去寻找。毕竟大唐盛衰与众诗人生世不可能在三个小时内尽数展示。
天赋决定诗歌,性格决定命运
演绎伟大诗人是很难的。李白虽在我国家喻户晓,全面了解他却不易。越是名声大,标签越顽固,解读也够杂乱。名气意味着传播频率和被认识方式够多,导致很多人心中有一个诗仙的滤镜。
李白确实留下无数飘逸通天的神来之笔,他的诗充满音乐,皆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认为他是最接近“自由”与“宇宙”的诗人,这来自于他情志格局中的“大”与精神气魄中的“灵”,这是最难复制的,没有那样的天赋造化根本难以抵达。李白自己大概也无法解释一首诗如何写出来的,这便是天赋。他极度自信,天性狂放不羁喜爱游历,山灵水秀也给了他灵感,他适合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诗人。
但他是矛盾的,他既能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走干谒之路四处结拜高官攀附权贵推荐自己,为了得到皇帝赏识竭尽全力,甚至放低身段两次入赘。他既天生傲骨清逸脱俗,又渴望功名富贵流芳百世。在他的才华和努力下,终于被玉真公主推荐,得玄宗青睐做了翰林供奉。很快,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皇帝豢养的侍用文人,没实际功名,还得写拍马谄媚之作。此后心寒放纵,得罪了不少人,不过一两年便被赐金放还。在官场,他始终格格不入。
《长安三万里》客观呈现了李白某些缺点,让有些人难以接受。但人是复杂的,凡事忌满。读史明志,就是对镜自照,全面地看问题。不要从他人身上去找符合自己想象的完美,大诗人也有缺点,也失败潦倒无助迷惘,我们要在他们身上看到人的命运、人的抉择,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实话说,李杜二人,没一个是适合做官的。但在当时,要实现人生抱负唯有走仕途。杜甫数次落榜仕途不顺,李白心思外露缺乏城府,毫无政治嗅觉,也不擅揣测外界风声,入仕不适合他。他没有高适的谨慎稳重与政治头脑,后来果然卷入安史之乱的政治漩涡而入狱。而高适平乱有功,晚年身居高位。电影中多次表现两人性格的迥异,注定了他们将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盛唐的诗意与诗人的失意
世间事往往是变的,境随心转,情随境变,无常是常态。唐诗人大多有各自的失意,纵是全才顺遂如王维,也有人生的大遗憾。世事总在阴晴圆缺中,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后人认为,大概只有灿烂的盛唐能诞生那么多杰出的诗人,光李杜两大高峰的同时出现,得多大天地造化?但他们的伟大不是仅靠盛世之营养得来的,还有大悲大难大起大落。因为安史之乱来了。
安史之乱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凡事盛极必衰。盛唐虽繁荣,大树之下未必没有烂根。
好在某些果实被保留下来,它恰是时代中最难触摸到的艺术财富。穿过战火与死亡、大城和宝藏、穿越苦难与记忆,唐诗留下来了。这便不得不提到杜甫,杜甫一生数次落榜,家道中落后几经起伏、最惨时穷得揭不开锅、乱世中儿子活活饿死、茅屋为秋风所破……在这样的绝境中仍慈悲地渴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忧国忧民坚韧不拔,绝境中以诗自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很多作品中苦大仇深悲天悯人的底色,由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动乱中来。
颠沛流离的杜甫仿佛是上天选定要留下“诗史”的人。这件事李白做不来,因为他那时求仕之心仍重,又因政治站队身陷囵圄。王维也不行,他仍被迫处于权利的中心,没法针砭时弊写就悲惨民生,他也没有经历生不如死的底层生活……这时唯有杜甫,既有惊世之才,又遭受时代之痛个人之苦,将目光放在艰难百姓身上,还兼具悲悯大爱。
至于其他的诗人,有些虽博得一点官名,却也常因言获罪动辄被贬,仿佛天地间被呼来喝去的工具。电影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就是那些充满宿命感的场景,正因为诗人对世情人生的感悟良多,才在失意彷徨后留下极具穿透力的杰作。
人类的失意大抵是相似的,仅维度格局不同。老百姓常有吃饭穿衣之愁,大人物常怀家国天下之忧。李杜高适的失意,也在巨变面前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任何选择都可能决定生死,而李白显然就做过一个差点掉脑袋的选择,从此一代名动天下的大诗人成为阶下囚。昔日的追捧夸耀拍马逢迎,大多变冷眼鄙夷。因而名利都是浮云,切勿将风光时的夸耀当一回事,看淡那浮云苍狗,也许能于乱世中求得清静善终。李白得大赦之后不到两年,仍是报国入世之心不死,渴望建功立业,于是老年从军,不久逝于他乡。一代诗仙,终究壮志未酬。
安史之乱后,泱泱大唐也伤筋动骨气数飘摇,病根入骨千疮百孔,再难复当年。
诗在,长安就在
看完一众拥有天纵之才的诗人在盛世与乱世的遭际,真感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群星闪耀后,是寂寂至暗时刻。新的历史又将慢慢登场……
电影末尾借高适之口说到诗人们的结局,各有各之艰难。经历了战争颠沛与生离死别,李白写道:“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人生之得意得势最后皆是云烟,几经沉浮,他终知一切都是梦。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人奋力生活。当他流放途中遇大赦吟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生又惊险翻过一页。
任何人的一生拉长来看,都五味杂陈;再拉长看,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时间之轮总在转动,碾碎易朽的,留下不朽的。如今,诗人们早已远去千年,其作品仍闪烁永恒光辉。
无论李杜还是高适、王维、王昌龄……他们的灵魂、作品、经历,皆伴随过大唐帝国的心跳,伴随时代的复杂情感。他们用才华与宿命将唐的气数、格局、世情、面目一一展现出来……走出影院,就仿佛走出大唐。但只要诗在,长安就在,诗人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