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故乡龙泉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马立明

    渌口区作协邀我去家乡采风,我自然高兴!

    提起家乡,我就想起电影《红日》主题歌里面的唱词:“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歌词,虽然唱的是山东沂蒙地区,而如今我把它来描绘我的家乡,也十分贴切。

    这次采风去的是龙船镇龙泉村。故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我不讲全熟,但也知晓十分之七八。

    如今乡村区划调整,龙泉村是由原来的黄龙村与矶头村并合而来。为什么不叫“黄矶”村而叫“龙泉”村呢?显然,这“龙泉村”得名,是缘于此处有一个著名的龙泉古寺。新中国成立后,龙泉古寺成了堂市公社的名校。那时,周围十余里内的学生都到这里来读书。我姐姐就是在这里读的高小,我也在该校参加过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

    龙泉寺学校,黑瓦白壁,格局气场很大。校门前植有古柏,教学楼与食堂之间,有一条长廊相连。食堂旁不远处有口古井,名“龙泉”井。此井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泉水甘洌。井旁有数棵大树,其中一棵结出的果,形如桃。此果可用来做凉粉,故当地人把它叫“凉粉树”。

    龙泉寺学校,名教师多,我这里简单介绍三位:一位是吴能哉老师,另两位分别是曹敬庄、李遐龄。

    先说说吴能哉老师。吴老师有个雅号——“哉公”,这是当地人对他的一种尊称。哉公1928年生人,自幼受祖父诗文熏陶,博学善文,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课余,他喜吟诗填词。2002年,他出版了一本《晚晴窗诗词集》,书名由全国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先生题写;封面折页头像由著名画家贺安成速写;序一、序二、序三,分别由著名作家聂鑫森、曹敬庄、李遐龄撰写,你看牛不牛!

    曹敬庄先生,虽不属当地人,但师范毕业后就分配在龙泉寺学校教书。后来,他成了我市第一任博物馆馆长,我市首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李遐龄先生,本村人。他不但善诗善文,还会曲艺。他是我市第一个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我市第一任曲艺家协会主席。

    接着我要说说原矶头、黄龙二村。

    矶头村得名,是缘于该村紧邻湘江,因江边突出几块巨石而得名。其中有一块,方柱形,高数丈。湘江河里涨水时,巨石周围泛起的一个个大旋涡,煞是好看。记得我年轻时和生产队里的人去王爷庙石灰厂买石灰时,总要路过这里歇肩小憩。这时我们会坐在岸边看潮起潮落,看矶石卷起的旋涡和浪花。至今想来,还蛮有味。

    这矶头沿江上行一里许,有个柳树湾仓库。那时矶头、黄龙、楼厦、板塘、金华等几个大队的公粮,都要往这里送。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堂市铁矿二度开采,从金华村开采出来的铁矿石就要运到这柳树湾高炉来炼铁。而这个仓库,就被腾出让炼铁工人做食堂和住宿。柳树湾仓库,因此搬迁至矶头。记得1974年我去读师范,就要“农转非”,就要向国家交部分粮食和四两茶油。当时是我父亲带着我挑着粮油,送交到这个仓库的。

    黄龙村东面,也紧临湘江,江边有座狮形山。上世纪60年代为了抗旱,人民政府在这里建有一个狮形山机埠,而这“狮形山机埠”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是出自吴能哉老师之手。去年大旱,该村的领导告诉我,这机埠还发挥着蛮大的灌溉作用呢!

    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酣,龙泉村虽然都通了水泥路,消灭了危房,但是村民饮用水一直达不了标。特别是去年大旱,连吃水都成了困难。好在去年5月,渌口区委派了一个姓谭的第一书记进驻该村。谭书记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村民饮用水这个老大难问题。他首先走村串户,摸清了全村有806户人家,其住宅有500多栋。他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然后又多次跑区委、镇政府。一则汇报,二则争取资金。最后赢得了区、镇二级政府部门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该饮水工程自去年5月动工以来,目前已接近一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那天,我们看到挖机正在紧张地施工,看到铺管工人正在忙于铺管、填埋。预计至今年7月底,全村有望做到自来水全部入户。

    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徐徐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