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朱如亚 实习生/曹博禹) 贺家土街道位于芦淞“北大门”,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4万余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改制企业多。近年来该街道在全域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1+6”模式,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格局,着力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变“无人管”为“共治理”。
织牢“一张网”
建强治理“主心骨”
贺家土街道坚持把党的组织领导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让党建工作“一竿子插到底”。
街道党工委全面统筹,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员”为架构的治理体系,依托“大工委制”,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链接各方资源,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薄、功能差等治理难题,让群众看得见环境的改变,为小区后期物业入驻奠定坚实基础。
“这个电梯建好后,我再也不用爬楼梯了,膝盖的负担减轻了不少!”“现在有了电梯,上下楼方便多了!”近日,经过6个月的施工,市建小区6栋楼加装电梯正式运行,居民实现回家“一键直达”愿望。
市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没有电梯的老小区。随着小区居民年龄日益增长,年长居民感到上下楼很不方便,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加装电梯涉及各家各户,推进起来遇到了资金筹集困难、加梯意见难统一等阻碍。
街道以小区党支部牵头,居民代表做“桥梁”,通过党员带好头、办好事,引导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目前,辖区完成29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另有6台电梯正在施工建设中。
拧成“一股绳”
激活共治“新引擎”
火电小区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共有13栋房屋,398户1100余人。2018年,湖南火电公司将社会化职能移交至曹塘坝社区管理。
小区改造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筹集资金、设计建造、维护保养,这些都是不小的难题。但火电小区的居民却自捐花卉、自发设计改造绿化带,打造了一个微型“邻里园艺角”。
几年前,火电小区曾一度处于无人保洁、无人维护、无人管理的“三无”状态,火电小区党支部引导组建业委会,实行居民自治,待管理收费步入正轨后,引入符合条件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小区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零事故、零上访,并获评“幸福株洲小区自治管理示范点”,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对收费标准不高、公司不愿进驻,但小区内有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带头人的,街道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了从“无人管”到“自己管”再到“管得好”的蜕变。
凝聚“一条心”
打造满意“幸福家”
贺家土街道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还针对性完善基层服务功能、服务载体,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精准划分504个“微网格”。以全域推行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为契机,规范选举产生553名居民代表,其中党员310名,占比达到56%,联系结对群众近2万户。
全面构建“一核多元”运行机制,搭建“居民议事堂”“党群议事厅”“周末议事会”等议事协商平台,全面推行“四方议事”制度,线上线下收集民情,分类解决小区治理面临的各层面问题,让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面广、点杂、矛盾多,而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主体通常又难以协调一致。街道通过搭建和事佬人民调解协会等矛盾调解平台,充分利用“监督+服务”微信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如大塘冲社区党委定期组织党员代表、楼栋长、居民代表、律师召开“老旧小区治理”民主议事会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推动解决了公共空间停车、飞线充电等问题,获得辖区居民广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