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矿文化需要“文艺复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张书乐

    【回不去的时光,可以用别样的方式实现“文艺复兴”。】

    回忆杀,也可以是“文艺复兴”。

    6月以来,在“厂BA”比赛外围现场,人头攒动,久违的“烟火气息”在这里升腾,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厂门模型更是吸引不少目光。

    诸如此类的回忆杀,成为株洲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较之赛场上竞技热度不遑多让。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久违了的厂矿文化,这个夏天又回来了。

    尤其是对于1995年以前出生的株洲人,尤其是产业工人、厂矿子弟,这是一个情怀所系。时代在变,工厂剥去了社会职能后,厂矿文化也如同北方的大院文化一般,逐步成为回不去的时光。恰恰是昔日的这种萦绕多年的厂矿情结,让许多株洲的厂矿子弟在外学成文武艺,最后往往选择回归家乡。

    厂即是家,昔日的“小镇青年”们之所以不易被北上广引流、株洲厂矿不惧虹吸,根骨就在于此。今日,亦可如此。

    回不去的时光,可以用别样的方式实现“文艺复兴”,“厂BA”给出了一个契机,企业间的篮球联赛,让厂矿文化又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用火热的激情点燃了昨日重现的旋律……

    有没有一种可能,制造名城的根骨,就落在找回、重塑和升华株洲人引以为傲厂矿文化之上,用一个又一个以厂矿为连接点的特色主题活动,用情感、情怀和情绪,去凝聚人心、激发厂二代的干事激情、召唤离家的厂三代回归创业,激活一个以株洲为发散点的厂矿文化“文艺复兴”现象,而不是翻着泛黄的相册、行走在工业遗址上去缅怀。

    真能如此,“厂BA”之后,岂止人间烟火气,更可让制造名城以独有文化之名,如大江大河奔流不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