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村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刘芳 通讯员/凌琳 邓丽

    核心提示

    六月仲夏,我市乡村振兴第二轮52支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已“上岗”满一个月。

    他们卷起裤脚下田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株洲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增添着精彩笔墨。

    这次我们将镜头聚焦这群“最可爱的人”,选取相关典型,呈现他们的驻村故事。他们之中,有多次驻村的“老将”,也有主动请缨的“新兵”;有深入山区的“汉子”,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

    他们拥有同样的驻村情怀,书写不一样的帮扶精彩。

    李政 “老将”出马,驻村帮扶有心得

    55岁的李政是驻村帮扶的“老将”。

    从2010年开始,在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工作的李政,就曾先后在三个村参加党建帮扶,足迹最远涉及当时的炎陵县龙渣瑶族乡龙凤村(现中村瑶族乡龙凤村)。

    若从精准扶贫阶段算起,李政的驻村帮扶始于2015年。那年起,他先后在醴陵市茶山镇均塘村、梅霞村参与驻村扶贫。2021年5月,我市选派工作队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他被派驻到茶陵县虎踞镇高水村。如今,他来到了茶陵县湖口镇井和村。

    要是从最早的党建帮扶算,这是李政参与的第7轮驻村工作,第13个年头,第4次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政坦言,党建扶贫阶段时是每个月去驻村几天,工作的重点在于党建。到了精准扶贫阶段,各种驻村帮扶机制越来越规范,对驻点村的帮扶“输血”也在全方位升级。“最直观的一点,党建帮扶阶段,每个月只要驻村几天,到了扶贫与乡村振兴阶段,每周五天都要驻村。”

    投身驻村帮扶多年,李政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

    第一个体会是,深入走访是搞好驻村帮扶的基础。在李政看来,对村里情况村民自己最了解,而乡村发展最终也要靠村民发挥主体作用,所以倾听老乡心声是第一步。“多走访老党员、退下来的村干部,走访困难群众、创业能人等,在话家常中拉近距离,摸清情况,这样才能脚下有路、心中有数。”

    掌握了村情,接下来是以党建为引领抓好两支队伍:村“两委”班子,以及驻村工作队。李政认为,这是搞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关键,“抓好了这两支队伍,才有凝聚力,战斗力。”

    最重要的一点,在李政看来,是用心、用情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看。

    2015年到醴陵石均塘村驻村时,家人对李政还有些不理解,妻子也有些怨言,觉得他对即将高考的儿子和家里的事不管不顾。2016年5月,妻子辞去工作,陪他一起驻村,几天之后就发现了李政的不容易。妻子对他说:贫困户太难了,你安心驻村,好好地帮他们吧。

    多年驻村,李政获得过株洲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醴陵市“最美扶贫人物”、茶陵县高水村“荣誉村民”等众多荣誉称号。他珍视这些荣誉,但他说,最让他难忘的是贫困户杨渭贤的一句话。

    2018年12月,李政已不在石均塘驻村了,可当他听说贫困户杨渭贤2个儿子相继去世,生病在床,他一直放心不下。有天晚上,他买了物资专程去看望。那次会面,杨渭贤流着泪说:“我今年70多岁了,大哭过2场,第一次儿子去世我大哭了一场,第二次就是听说你离开石均塘村了,我大哭了一场。”

    李政说,这句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也为他开展驻村帮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谢建文 “新兵”上阵,借力更多老乡建家乡

    去渌口区朱亭镇双江村开展驻村帮扶,是谢建文主动请缨的结果,出发点很简单:回家乡,建家乡。

    真正进村到岗后,谢建文坦言,对家乡产生了“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说熟悉,是因为谢建文在这里出生、长大,村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依旧亲切。

    陌生则来自一种“落差感。”以往逢年过节回家,谢建文看到在外打拼的老乡们纷纷开着车回来,很是气派,以为村里已经发展得挺好。可驻村走访后,他看到了“另一个双江村”。

    朱亭镇是千年古镇,近几年逐渐发展为特色旅游小镇。但谢建文发现,离镇5公里的双江村,基础设施较差,村集体经济也较为薄弱,还是个“空心村”。村里户籍人口200多户、2380人,可留在村里的仅500多人,只有1个“80后”、2个“90后”。他们也是家里有老人要照顾,要不也出去打工了。

    此外,防返贫的压力也不小。双江村有56位残疾人,其中32个是重度残疾,有的家庭甚至3个都是残疾人。

    从没干过驻村帮扶的谢建文意识到,“驻村帮扶要做好很难,而且许多事情都急需解决。”经过走访调研,他和队员列了个问题清单,仅基础设施就有7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概需要500万元的资金。

    资金从哪来?谢建文认为,既要立项目,向外“化缘”,也要“自身造血”。

    但双江村有没啥“造血”的基础。当地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水稻和养殖,且都不成规模,缺乏特色。即便是成片的油茶树,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树,没有改良,产量不高。

    结合村情实际,谢建文带着工作队和村里商量,计划利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做点文章。有想法,还得靠人来实现,而“空心”的双江村缺的正是人才。

    面对这些短板与困难,谢建文直言,自己一度犯了难,但既然来了,责任就上了肩,“必须要扛下来,把家乡建设好。”

    最近,谢建文找到了突破口。双江村民风淳朴,向来重视教育,曾出过多个理科、文科状元,还有不少在国外发展的高学历人才,被誉为“状元村”。

    “我们将统计这些数据、资源,建立人才库,再多渠道拜访,借智借力请他们出谋划策,或牵线搭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谢建文笑着说。

    驻村已经一个月,谢建文有了更深的感触。“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但只要不停下脚步,总会开创新的风景。

    刘喜 越走越远,帮扶情感越积越深

    6月5日,周一。

    早上6点多,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喜轻手轻脚地起床,把卧室房门关好,小声地洗漱,以免吵醒仍在沉睡的老婆孩子。

    下楼买个早餐,和工作队队长袁鸿联系好之后,这次由刘喜开车向炎陵县下村乡酃峰村“进发”。到村前,他要开车5个多小时,中午12点左右才能抵达。

    途中,刘喜要路过上一轮驻村的地方——下村乡坳头村,海拔约1000米,是炎陵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而相比坳头村,酃峰村海拔还要高200米左右,距离也增加了约半小时的车程。

    经过水口镇到坳头村的路段,刘喜开车特别小心:往返时,他遇到过落石甚至塌方。最严重的一次,后盾单位的领导来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塌方的山石土块堆拦住了去路。等了40分钟左右,才等到挖机将路挖通。

    离家这么远,刘喜在照顾家人方面深感亏欠。2021年5月头一次驻村时,他的孩子才3岁,半夜发烧感冒都是老婆紧急打车送到医院,稍微好一点才发视频告诉他。去年10月,母亲中风住院,他也在村里忙帮扶的事,一直等到周五才赶回株洲去医院看望。奔到母亲病床前,这个当过兵的汉子,难以抑制愧疚的泪水。

    通过刘喜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助力,坳头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里的黄桃销量变宽了、产业板块增加了。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下,村里还修建了英雄烈士纪念碑,让14名在苏区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有了魂栖之所……

    今年4月底,刘喜将结束驻村帮扶,全市第二轮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有序开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找他谈话,说局里今年是队长单位,决定派2个人驻村。

    “你还愿意接着干吗?”领导问。

    “愿意,绝对服从安排!”刘喜答。

    来到酃峰村,刘喜发现这里不仅更远,条件也相对差一些。进村的路比较窄,“小汽车很难会车。”住宿的地方是原村小学改建的,窗户玻璃还没修好。蚊子多,把大家的手臂咬得又肿又痒。

    但刘喜和工作队士气很足,入户走访、开展村庄清洁“大扫除”和排查农村改厕等,各种工作已逐渐铺开。

    “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开弓没有回头箭,越干心里也越有劲。”刘喜坚定地说。

    陈冬芳 急人所急,把帮扶做到老乡心坎

    陈冬芳是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护师,也是市派乡村振兴驻攸县网岭镇北坪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这是她第二次参加驻村帮扶,上一次是在渌口区龙门镇的李家村。

    一个多月前的4月28日,陈冬芳和队友正式告别李家村,当天村里还举行了温馨感人的欢送仪式。回首2年驻村时光,她分外感慨。

    2021年5月前,陈冬芳当了10多年护士长,没有啥驻村帮扶经验。第一次去李家村,她发现比预想的要远,已经和攸县、茶陵搭界了,开车近2个小时才到。村里只有小商铺,每周下乡前,她都要在株洲市区采购备足相关生活用品,以及喜欢吃的水果。

    除了克服条件的艰苦,陈冬芳也在不断提升帮扶的能力。走访调研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她能很快上手,可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对接协调、根据地方实际招引项目、促进项目尽快落地等,却花了不少心思精力去学。

    得益于工作队努力,李家村这两年发生不小的变化。投资210多万元的竹木加工厂建起来了,去年9月投产后,年产值超600万元。为竹木加工厂配套的光伏发电站,低质茶油林垦复及配套油榨房改造项目,都在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陈冬芳和工作队做的一切,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欢送会那天,81岁的齐娭毑带着女儿特地赶来送别。刚到村里那会,陈冬芳在入户走访时发现,齐娭毑的老伴去世多年,有智力障碍的女儿右手又被烫伤。由于舍不得花钱治疗,仅用茶叶水擦洗,齐娭毑女儿的手指严重发炎脓肿,再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紧急,陈冬芳立即带齐娭毑的女儿到村卫生室,进行了专业的清理消毒。第二天,她又跑到市里自费数百元,买了进口的特殊敷料给对方治疗。大约一个月,齐娭毑的女儿伤口逐渐痊愈。

    听说陈冬芳和工作队要走,齐娭毑和女儿带着自家养的土鸡,还有一些土特产,想送给她。可陈冬芳和以前一样,坚决不收她们的东西,隔着车窗挥手道别后就离开了。

    “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啊。”临别前,齐娭毑动情的话语,让陈冬芳眼眶一热,赶紧转过头去。

    开启新一轮驻村,陈冬芳有了更多自信与底气,在她看来,只要用真心、做实事,总会给村里带来变化,让乡亲们真正地认可。

    曾晓芳 心系乡村,申请驻村“加时”

    6月7日傍晚,炎陵县霞阳镇黄沙垅村。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不一会儿,夜晚的气息悄悄笼罩了乡村,夜幕降临。

    在农村长大的曾晓芳说,一直以来,她都有种乡土情怀,希望能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出点力。结束第一轮在炎陵县鹿原镇西草坪村的驻村工作,她又申请“加时”,最终被分配到了黄沙垅村,成为第二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

    人的一生,总要有几个可回忆的闪光点。

    曾晓芳曾在医护一线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现在是市人民医院正科级干部。驻村工作的经历,对她来说是一笔额外的“财富”,既让她实现了医生的价值,也给她帮助村民提供了机会。

    在西草坪村,当地村民的淳朴让她感动。当时,村里有一个重度残疾人,是重点监测对象。驻村工作队员牵线搭桥,给他找了一份在家帮农户筛选油茶籽的工作,可以贴补家用。但是,由于坐的时间太长,导致他患有严重的褥疮。

    曾晓芳再三叮嘱他,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可他总找借口不去医院。曾晓芳才明白他是怕花钱,又觉得把困难说出来很没面子,所以一直拖延。于是,曾晓芳向市人民医院申请,给他减免了相关治疗费用。

    从医院回来后,曾晓芳每次去看他,都能在他的脸上看到笑容。“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笑容,让我有继续前行的动力。”曾晓芳动容地说。

    现在的驻村点在黄沙垅,离县城更近了,但是驻村居住条件依然比不上市区。50多岁的曾晓芳觉得,在不同的环境里面,能更好地成长。

    驻村一个月以来,她和其他队员走访摸底,发现村里的老人普遍存在“三高”。她逐户宣传,传播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普及规范用药等健康知识,给村民义诊。还有,村里的路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已列入工作清单。

    在村里的日子,曾晓芳总会听一首歌,“我生在一个小村庄,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去过很多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