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高考 人和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文清

    34年前的高考,因为发生在七月,我们称之为“黑色的七月”。当年大学没有扩招,也没有985、211、双一流一说,高中毕业可以考中专、大专、一般本科和重点本科,录取率不到15%。即便是考上了中专,也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相当于鲤鱼跃龙门,吃上了国家粮。即便只是考上中专,那都是祖坟冒了青烟,势必会大宴宾客三天,放电影两晚,以示庆贺。

    班上的王军同学,假如他能对学校的重视偏爱、同学的支持体谅“投桃报李”、奋发努力,去首都上大学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情。高中三年,学校上至校长下至初一学弟学妹都认为他是北大的“料”。王军以他的实力N次地证明: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预考,他的成绩都是名列文科全年级第一。那时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班主任老师费了好大心思打听到北京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说不出意外,王军考上北大是十拿九稳。王军同学也是意气风发,志在必得。学校给他开了小灶:安排了一个人的宿舍让他专心复习不受打扰,安排了专门的老师为他一对一释疑解惑。因为自建校以来,学校还没有出一个北大生呢。

    预考之后,王军头顶“北大预备生”的光环,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经常睡懒觉,教室里看不到他挑灯夜读的身影。那时没有网络游戏,但是根据琼瑶阿姨小说《窗外》《我是一片云》《一帘幽梦》等改编的录像却大行其道,影剧院通宵达旦地放映,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为之疯狂。有城里同学说在来校上晚自习经过电影院、剧院门口时,经常看到王军同学与女同学出入成双。于是江湖上开始有了他的种种传说。大家也能明显感觉到,在预考过后到高考这三个月时间,他的学习基本上是在吃老本。高考放榜后,王军的成绩只上了省内一家大专院校,与预想中的北大相去甚远,让师生大跌眼镜。

    相对于王军同学,备考期间李华民同学的举动就更令人匪夷所思。李华民来自偏远的农村,离县城有40公里。那里生态环境极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地偏路远,经济落后,酗酒打猎,民风剽悍。在这种环境下出生长大的李华民,在校三年时间生活习惯也没有什么改变。因为学校明令学生不许饮酒,李华民便偷偷地在晚上躲在宿舍喝,有时是喝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宁远茅台”红薯酒,有时就与同学“打平伙”、凑份子,拿饭菜票去学校代销店换回两块钱一瓶的紫竹酒,就着一小碟花生米或从食堂顺来的几陀油豆腐,吆五喝六,猜拳行令,把宿舍搞得乌烟瘴气,遍地狼藉,舍友是敢怒不敢言。

    其实,未饮酒状态下的李华民,很受同学欢迎。他生活朴素,为人实在,助人为乐,那时班上饮用的开水是同学轮流去挑,因为劲大,这样的力气活李华民总是抢着去做。于是,得了他帮助的女同学就时常把吃不完的饭票给饭量大的他。李华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善于跟女同学打交道。你要是看到他的脸红成猪肝一样了,那八成是刚与女同学说过话。他不善于交道,还有点胆怯怕见人,可他的学习成绩却不错,每次考试都能保持在班上前十。高考时正常发挥,考个大专问题是不大的。

    当年的高考是在七月,之前三个月大约四月份左右,要进行一次高考资格考试,我们称之为预考。预考有20%的淘汰率,只有通过了预考的高三学子,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预考是重要的也是严格的,不可等闲视之。高中三年,预考不过,那就等于是前功尽弃。

    人算不如天算。平时成绩不错的李华民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马失前蹄。原来,在预考的前一天晚上,李华民与另外两名酒友同学,在宿舍喝开了。三瓶紫竹酒,李华民一个人喝了近两瓶,当场就醉的不省人事,同学赶紧把他送到学校医务室,医务室的老师见状,马上将他转移到了县人民医院,洗了肠胃,打了一通晚的吊针。第二天就是预考,李华民仍躺在医院病床上,如同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甭说参加考试了,下床都要人搀扶。就这样,三天时间里同学们在考室奋笔疾书,书写人生答卷,李华民则在医院病床上唉声叹气,懊悔不已。高中三年,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失去了。这样的打击和痛苦对一个高三学生来说,是无以言状却又是无法挽回的。此后,李华民提前告别校园告别同学,回了老家。听说后来他参军入伍,退伍后去了广东务工,现在一家知名企业做营销,买房买车成家立业。

    陈风鸣则是同学中的另类,他在课堂上课的时间不多,以至于很少有人熟悉他。他是高二分科后从别的学校转学来的,加上又是音乐艺术生,进入高二年级后基本是在校外跟老师集训学唱歌,成天搞些乐理、声乐、曲式啊什么的,我反正是摸不着头脑。有时在去食堂路上、在学校后面的操场上,或是在教室、宿舍里,陈风鸣会旁若无人的高歌一曲,大部分同学与我一样,对此都有点懵。

    当时,都说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学艺术比方跳舞唱歌画画搞体育,无非是想走捷径上大学,我也偏听偏信了,现在想来,这也是妥妥的偏见。班上的同学们不认识他、不了解他、甚至不喜欢他,他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被外班的人惦记上了,而且还是一个长相姣好、面容清秀的女生,在同学看来是属于温婉贤淑的那种。这个女生不管不顾自己马上面临高考,竟然与陈风鸣暗生情愫,谈起了恋爱。当然也不敢公开拍拖、明目张胆地秀恩爱,多数情况下是陈风鸣在操场上练声,女生则拿了一本书或资料,装模作样地看书复习陪着他,之后再双双离开,没了消息。

    突然在一天上午,正在复习迎考的紧张时刻,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校园传开了:那个女生在宿舍割腕自杀了!是女生辅导员周老师上午查寝时发现的。当时女生侧卧床上,脸色苍白,鲜血从手腕上汩汩流出,地板上一片血迹,不少胆小的女生被吓哭,各种揣测与传闻也甚嚣尘上。后来,经过紧急送医抢救,女生性命无虞,但这一事件给考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也对学校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后来才得知,是陈风鸣与女生的恋爱纠纷导致恶果,两人双双被学校开除,无缘高考,可谓身心俱伤,悔之晚矣!多年之后我再次遇到陈风鸣才得知,后来他们同时自费去了外省的一所高校上学,毕业后二人并没有走进婚姻殿堂,而是各奔东西了。

    如今,34年过去,已身在异乡的我还是偶尔会想起那些苦读的日子和那个流火的七月,不知道曾经同窗的你们,现在还好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