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双椒”如何成为佼佼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夏季雨水丰沛,辣椒逐渐成熟。

    在以辣著称的湖湘,株洲不乏“傲椒”的本钱。湖南有13个国家地理标志辣椒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而我市以醴陵玻璃椒、王十万黄辣椒占据其中2席。

    近年来,株洲“双椒”的发展来势看好,但相比樟树港辣椒等“网红”,总还差个“出圈”的契机。脱颖而出成为辣椒中的佼佼者,急需突破临门一脚。

    株洲“双椒”

    各有“椒”傲之处

    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株洲“双椒”的火辣:一样的雨水滋润,红了醴陵玻璃椒,黄了渌口的王十万黄辣椒。

    醴陵玻璃椒与王十万黄辣椒的主产地,分别位于醴陵市明月镇和渌口区龙船镇。近年来,两地都立足辣椒的“土”和“特”,着力在“产”字上做文章。

    《醴陵县志》记载,醴陵玻璃椒是当地在清末引进的牛角椒品种上选育而成,已有百余年历史。上世纪70年代,醴陵被认定为湖南省玻璃椒出口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十万黄辣椒的主产地,位于渌口西南的湘江边,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同时,河口泥沙淤积形成的特殊砂质土壤“青夹泥”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孕育了黄辣椒的独特味道。曾经,周边市州乃至广州深圳等地,都有商贩慕名前来收辣椒。

    基于既有优势,当地党委政府近年来都在积极引导,做大辣椒产业,以“产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摘下“国标”是第一步。2018年3月,醴陵玻璃椒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王十万黄辣椒则于2020年得到“盖章”认证。

    数据显示,目前明月镇年种植玻璃椒近5000亩,年生产能力达0.3万吨,年产值1.2亿元,近5000名从业人员从中受益增收。而在龙船镇,辣椒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亿元,带动全镇各村3000余户农民就业。

    发展辣椒产业,两地有相似举措,比如联合村庄扩大种植规模、形成标准化种植,同时借力“产学研”合作提升品质与延长产业链等。这些举措也助推产业迎来新气象。

    去年,醴陵玻璃椒干辣椒在深圳高端生鲜超市Ole'超市上架,价格卖到99元/盒。这是其近年来第一次走向省外。

    而在今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株洲市渌口区乡村振兴合作共建暨邹学校院士团队株洲市渌口区工作室,落户龙船镇河包村。成功牵手“辣椒院士”,进一步拓宽了王十万黄辣椒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

    “抱团作战”

    还要舞好产业“龙头”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这是近年来醴陵玻璃椒和王十万黄辣椒产业发展的可喜趋势,而且“双椒”也有各自的经验做法。

    比如醴陵玻璃椒,明月镇将玻璃椒主产区的6个村(社区)党组织联合起来,成立“联村党委”,推动玻璃椒产业发展。渌口龙船镇则在河包村等地打造了4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王十万黄辣椒产业协会,整合多方资源力量抱团发展。

    这些做法都改变了过去散户种植、品质良莠不一等面貌,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机制,促进了品质标准、价格、收购及品牌的统一管理。

    但纵观株洲“双椒”发展现状,“龙头”的引领作用仍有待加强。

    在明月镇,醴陵玻璃椒产业龙头企业——岩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两年才建成1700平方米左右的加工、仓储、营运中心。而王十万黄辣椒,今年1月才公布授权首批企业使用“株洲王十万黄辣椒”商标,目前仅有3家。

    “产业做龙身,企业当龙头。”如何打造并舞好辣椒产业“龙头”?结合株洲实际,或有两条发展路径可供借鉴。

    一条路径是“抱团作战”升级,榜样是浙江淳安县的“大下姜”联合体党委。

    早在2019年,当地便联合下姜村及周边20多个村,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并创立大下姜乡村振兴公司促进共同富裕。这个联合体党委书记由县领导担任,下设乡村旅游、农林、培训、文创四个产业组,分别由县文广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党校、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实施专班专项攻坚。

    大下姜乡村振兴公司由各村共同出资,村民变股民,按照市场化模式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域内农产品整合开发、销售渠道建立、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牌宣传推介等活动。近年来,公司先后推出蜂蜜、山茶籽油等优质农产品,成功打响“大下姜”品牌。

    第二条路径是扶持“龙头”企业,为产业发展营造“气候”。

    在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地,文谊新村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村里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省级示范园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有一定规模的辣椒交易市场2个,辣椒经纪人100余人。

    火辣“出圈”

    要懂得放声“吆喝”

    5月底,头茬樟树港辣椒上市了,价格依然高得令人咋舌:零售价可高达298元一斤。

    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辣椒品质、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因素都有,但令记者印象至深的是它“打广告”的方式。

    “辣椒界的劳斯莱斯。”这是别人对樟树港辣椒的形容,让人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辣椒的档次和品质。还有一个说法是,“几斤辣椒买一瓶茅台”。这句广告词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这句话显得越发正确。在“内卷”严重的湖南辣椒圈,株洲的“双椒”要“出圈”,还得善于“吆喝”,时不时地跑出来“刷存在感”。

    这种品牌推销,在株洲也有成功的案例。典型的是炎陵黄桃产业。“炎陵黄桃,‘桃’醉天下。”这句推广宣传语形象又霸气,对炎陵黄桃的品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农产品品牌的推广思路不能局限在农业领域,有时要善于“借船出海”,“跨界混搭”。

    2020年,宁乡的黄材镇“火”了一把。在当地举行的炭河古城辣椒节上,辣椒种植户、党员、村干部等百余人,现场把2020斤辣椒拼成了150平方米的“四羊方尊”辣椒图,成功挑战“晒”出了吉尼斯纪录。

    把辣椒产业和世界吉尼斯纪录想到一块,就有了让自己和“世界之最”建立联系的机会,看似是“噱头”,但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营销。

    至于“跨界混搭”,是指从研发开始就注重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出其不意地推出“黑马”产品打开市场。

    咖啡里能放水果,冰淇淋里为啥不能放辣椒?记者检索发现,贵州大学联合贵州贵三红公司组建的贵州省辣椒发酵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开发了新颖的第一代辣椒冰激凌,受到全国辣椒行业好评和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该中心团队正在加快开发辣椒冰激凌“二代”。

    放声“吆喝”,敢于“跨界”,株洲的辣椒产业要“突围”,功夫也在辣椒之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