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周在小区遇见带着N95的小山。奇怪她这么热的天气干吗带着这么憋气的口罩,于是问了句“怎么了?”

    “我阳了。”她坦荡又迅速地回答。

    我有些惊讶,以至于一下没想到如何继续这段对话。我下意识顿下脚步,想着这病还是传染,我们得保持一定距离,然后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问,“首阳还是二阳?”

    “第一次。”

    “感觉如何?”

    “发烧,乏力。单位二阳的同事症状比我轻……”

    匆匆告别后,我才觉得有些好笑。2023年的5月,我们就这样坦率且直白地讨论着自己的感染情况。放在前几年,哪怕就是去年,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一个人一旦阳了,就会牵扯很多密接和次密接,然后等待他们的是艰难的治疗和漫长的隔离。

    朋友圈也有几个公开自己“二阳”的朋友。

    一位在广州,男性,和我同龄,据他说,这一次,老婆和儿子都没中招,而他的症状也不重。还有一位株洲的老师,她说,这次“二阳”,嗅觉、味觉又和她说拜拜了,望着平常特别喜欢吃的美食,她竟然闻不出什么味道,当然也吃不出什么味道。她期待它们快些回来……

    这些天,网上已陆续有二阳或将迎来高峰的报道,身边的人也陆续有人中招。但从他们的反应来看,都是举重若轻,不,应该是没什么压力、乐观而且积极的态度。

    我不得不想起去年的一件事。

    也是初夏的时候,身在西安的同学私下给我讲,她弟弟一家感染新冠的事。当时的她难过又郁闷,一再嘱咐我,切莫告诉别人,因为她担心就算弟弟一家“阴”了,还会被人歧视。“毕竟,各种报道中复‘阳’的人不少。”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慨,几年的疫情恍如昨日又恍如隔世。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们一起经历了恐惧、直面、治疗、阻击、防控,后来,变化又让我们走向科学、开放的时刻。尽管未来仍然未知,但无论如何,花开花落,遗传变异,自然永远那般理性、伟大且饱含真理,生在其中的人类虽然感性、渺小,但坚韧智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