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装上“千里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理】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威) “滴滴滴……”近日,“铁塔哨兵”视频监测系统接收到告警信息,在攸县酒埠江镇黄竹村疑似出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后台工作人员随即联系一线田长。

    通过该系统,这一信息迅速传到一线田长手中。30分钟后,“田长”通过平台反馈,是该村村民驾驶农用机械对自己的田地进行翻耕,还附上了实地拍摄的照片。

    这只是田长制实施以来,我市资规部门“云端”指挥“作战”的一个缩影。为有效保护耕地,去年起,我市已开始借助遥感卫星技术,并在重点区域布局高清视频监测点,从空间监测耕地状态。

    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进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设监控点位2000个,目前已完成633个站点的安装开通及调试上线。

    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收到铁塔视频监测变化图斑298个,通过及时现场核实与反馈,真正做到了“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耕地保护,除了有科技助力,还有田长实地巡查。

    雨水过,插秧忙。在渌口区龙门镇清塘村98亩的水田边,村级田长谢建国巡查结束,用手机将巡查结果上传到“湖南田长”App后台。

    “以前发现耕地抛荒、硬化,或者改种花木之类的问题,只能打电话将问题反馈给相关上级单位,谁来处置、何时处置,都不确定。”谢建国说,现在有了“湖南田长”App手机平台,现场巡查时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可以即时劝阻并点击上报,落实发现、上报、整改、销号的工作闭环。

    据了解,去年7月,我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行以村为基础,市、县、乡镇、村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强化党政同责、压实主体责任,率先建立了“五级联动”的田长制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截至目前,各级田长共巡田万余人次,发现并及时处置131处违法新增问题,确保耕地保护“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依托‘人防+技防’双保险,我们可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地监督耕地变化,精准、动态管好耕地资源‘一本账’。”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田长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释】

    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涌现出了一些颇具成效的做法:渌口区的耕地保护执法“掌中可视”,荷塘区的抛荒治理多“走”一步,让村民复种顾虑更少一些,天元区耕地上讲耕保引发大批村民共鸣,醴陵市“天眼”助力耕保监测……这些县市在依靠科技守护耕地的实践中,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

    耕地是“饭碗田”,更是“希望田”,但客观来说,耕地是否被占用、被占用了多少,仅靠人力监测远远不够,需要打出科技加法治的“组合拳”——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让粮食安全真正站立在沃土之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