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万老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建于明代的万寿宫,被村民买下作了槟榔厂。 郑安戈 摄

    文/郑安戈

    湘江在此处遇到坚硬丹霞石山,有赤壁屹立,行船至此急转南下,常有翻船事故。唐初,船家集资在赤壁上刻下“南无阿弥陀佛”并请南岳高僧开光,表达了避免事故的愿望。摩崖石刻至今尚在,只是枯水季节方露峥嵘,市摄协彭健老师曾特意租船拍下了石刻。

    到了挽洲岛,南下的湘江又转而向东,到了朱亭古镇才北去。湘江把王十万包围成一个U型,这块与衡阳、湘潭毗邻的元宝地处株洲的西南端。

    王十万自古就是码头和集市,此地不远处在秦代叫土城,市文旅局席道合介绍,土城在三国孙吴太平年间是湘西县治所在地(后迁至下游3公里的挽洲岛)。附近发掘了土城古城遗址、汉墓群。唐代杜甫曾在此暂住,后世有人建杜甫草堂。元代设驿站,叫都石站,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才废止,开始叫王十万。

    名字的来源也颇富传奇色彩,说是有王姓商人意外获得一船的金银财宝,一夜暴富。也有人说,秋瑾夫家(王家)曾是湘军账房先生,买下了此处产业之故。

    县治也好、驿站也罢,总之此地曾因水陆交通而颇为繁盛。70年代,从王十万老街到挽洲岛还有10多个摆渡码头,摆渡人有上百号人。

    老街有观影阁、万寿宫、七候庙,至今留有的七候庙内千年古槐树,成为王十万人的骄傲和老街标志。万寿宫则被人买下,前面做门面卖南杂,后面做住宿和槟榔加工厂,现在墙体的青砖上还有万寿宫的字样。万寿宫的基座和老街许多建筑一样,是巨大的丹霞石块。

    据席道合介绍,万寿宫是江西人外迁后的会馆,明代以后的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别看现在冷清,赶集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这里是附近衡阳、湘潭最热闹的集市!”当地人很骄傲。

    古渡口依然在使用,只是换成了机动船轮渡,刚下船的几个湘潭人告诉我们,对河也很好玩。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