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大咖 论道株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易蓉

    “隐形冠军”企业成群,是制造业坚实而强健的着力点。如何在“高速发展”之后还能够“基业长青”?围绕我们“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家们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谈印象】

    株洲有高产“隐形冠军”的

    实力和潜力

    国家数字贸易咨询组专家张伟:

    “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自2017年开始举办,旨在寻找、挖掘、培育、赋能更多的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已成为业界“高含金量”的盛会。这一次选择在株洲举办,让一大批业界大咖专程来此参会,我想一定是株洲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果不其然,我提前一天来到株洲,在市情推介和实地走访中,感受到了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履新后首站调研就来到株洲的深意。这里有着非常强劲有力和成熟的制造业产业链,一条轨道交通产业链下,能够聚集着上千家中小企业,产出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和产品,如此实力在全国都很卓越。如此浑厚的产业实力,非一朝之功,日后也必将厚积薄发。

    正如曹慧泉书记所言,株洲是一座“实力远大于名气”的城市,城市气质与“中国造隐形冠军”的气质高度契合,李强总理也是看中了株洲的实力与潜力,对株洲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我对株洲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讲对策】

    让企业站上创新舞台中心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

    在战略博弈与科技脱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科技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冲击,一些领域、关键行业卡脖子技术现在也是越来越多,企业该如何应对?我曾亲自参与了中美、中欧、中俄的双边技术谈判,对于全球科技领域的争夺与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抉择,我有特别深刻的感受。

    首先是站位。从国家过去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到如今强调“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字之差但内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瞄准了量子、集成电路、深海深地等9大前沿领域,并布局了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这就是鼓励企业要成为创新中坚力量,不仅仅要考虑搞什么产品,更要考虑专注基础科学研究,关键的核心技术要加大投入,要为国家分忧,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其次是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靠企业自身加大投入,现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研发投入需要占销售收入一定比重,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投入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创新科技靠人才,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重要课题。

    还有就是要将企业纳入到国家的创新体系当中,让更多的企业科学家站到舞台的中心,为国家的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科技战略发声,贡献智慧、贡献方案。

    再者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相关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要素,企业要抓住机遇,数字化、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是一片蓝海,特别需要企业家去开拓。

    【论模式】

    “隐形冠军”成长有模式可循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终身教授李平:

    一座城市该如何培育“隐形冠军”?这类企业有没有契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呢?我提炼了一套“隐形冠军的T型模式”。

    所谓“T型”战略,是指聚焦单一领域,纵向深耕深挖,然后再横向多元化,通俗点说就是在技术上聚焦,在市场应用上多元化。以深圳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它被业界称为“小华为”,企业18个创业者是从华为出来的,主要从事电机控制系统研发,电机、电动车、机器人都是他们的产品。我当时以为它是多元化生产方式,但公司老总跟我讲,他们根本不多元化,反而是完全聚焦的,他们的技术就是电机的控制系统,电梯是竖直跑,车是横着跑,机床是转着跑,但都是机械运动,都需要电机,也就需要电机控制系统,这就是技术上完全聚焦,但应用场景是多元化的。

    值得强调的是,“隐形冠军”企业也并非是大城市的“特产”。

    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很多都来自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像株洲的氛围就适用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住株洲的房子,拿一线城市的工资,干全球的事业,过北欧小城的生活”。

    【道经验】

    靠“结硬寨 打呆仗”成就冠军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总经理毛善文:

    一块刀具、一个钻头,能够广泛运用于深地、深空、深海,并成为“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株洲硬质合金集团(以下简称株硬集团)成长为一家“隐形冠军”企业的密码是什么?我引用湘军领袖人物曾国藩的六字秘诀——结硬寨、打呆仗。

    具体来说,就是三大优势。第一,70年来,不管外面诱惑多大,株硬集团都专注硬质合金领域;第二,重视人才培养,株硬集团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让人才和株硬集团的发展同频共振;第三,创新是根本,我们的技术创新始终瞄准世界一流,产品紧跟市场,推进事业部改革,从以前的一个总体产销,到现在划分成几个板块,建立7个事业部,下面还设立3个子公司,将人的活力、企业的技术优势都发挥出来。

    当然,要成为更好的“隐形冠军”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当今时代即使是做一颗螺丝钉,也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可见未来隐形冠军一定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结合体;其次,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加速企业由隐形冠军成为显形冠军,如果将硬科技做好,再把智能化和数字化做好,就可以很快脱颖而出。

    青岛金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新河:

    企业竞争就是优势竞争,优势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怎么巩固,优势怎么建立?我们想分享几点经验。

    首先,用持续创新做到技术优势。在我们企业创新分三种:原始创新、产品集成创新、改善式创新。其次,用行业细分取得产品优势,我们把压延玻璃应用到室内的高档装修、室外的幕墙、家电当中的冰箱面板等,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花型。再者,用高质量取得价格优势。玻璃是易碎产品,我们是从玻璃的原料选取、熔化成型等方面发力,保证它质量的稳定性,运输包装上也做到用心,因此即使在国外市场价格比同行高15%,市场也是接受的。

    【话人才】

    “445模型”助力专精特新企业

    实现核心战略人才升级

    深圳百森咨询创始人、前华为COE专家冉涛:

    所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人的问题,人用好了,事就成了。如何识人用人、知人善用?华为一直在用的五项素质,我们把它做了丰富和调整,形成“445模型”,作为企业人才的体检标准来使用。

    第一个“4”是四层站位,即决策层负责战略制定,把握方向;总监层负责战略执行,关键成果突破;经理层负责部门运营,抓日常运营工作;主管层是业务尖兵,负责单点突破;

    四层站位主要解决干部是不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站位是否正确,是否在其位谋其政。在企业里面,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价值。即使是CEO也是一个岗位,必须承担起他这个岗位应该做的事。

    第二个“4”是四项能力,即对未来的方向、赛道的判断能力,与时俱进的变革能力,高效体系搭建能力以及管理者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力。

    “5”即五项素质,华为从2006年开始,就在集体面试中引入了主动性、概念思维、影响力、成就导向、坚韧性等领军人才的五项素质,它就是华为选人用人的标准,是华为人才基因的真正密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