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公物仓” 过好“紧日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邹怡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紧日子”到底该怎么过?渌口区找到一个新切入点,利用闲置仓库建起“公物仓”,通过统一维修、统一调配,让闲置的、老旧的桌椅等办公用品得到再利用,半年时间内,就为有需求的单位调配老旧公物50余件,节省开支7万余元。(详见5月17日本报02版相关报道)

    “用”是政府日常行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因举行会议、活动或者置换办公用品,机关单位总会闲置或淘汰一批公共物品。这些物品往往被“一封了之”,得不到再利用,而在组建临时机构时,又因办公需要重新采购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增加了新的成本。

    渌口区别出心裁建起“公物仓”,让“沉睡”的资产“流动”起来,实现共享共用。一些资产不用提前报废也不用发愁找地方堆放了,经过维修翻新,老旧办公桌椅“旧貌换新颜”,找到了新去处,会议标语牌、横幅等也不再是一次性的,有需要的单位可以现场“淘宝”,既节约了财政支出,又践行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百年党史,勤俭节约贯穿始终,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经验。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公物仓”作为一个平台,可将各部门闲置超标、低效运转、可修复性使用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实现通用资产坏的能修,闲的能调,物尽其用。

    有过“紧日子”的思想,更要有过“紧日子”的本领技能,打好“铁算盘”。党政机关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在管理水平上求效益,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当好“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用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投入则绝不手软,才能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