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肖蓉 通讯员/李华迎 张碧琪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株洲市首届家庭文化节隆重举行,通过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礼赞最美家风,传承家国情怀。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近年来,在我市涌现了一批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的典型家庭,这些家庭在各行各业践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他们是如何建设和谐家庭、传承家庭美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家庭的幸福故事……
8岁女孩成美术“老师” 家长传授教育秘诀
余文超家庭(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2023年湖南省最美家庭、2022年度株洲市五好家庭)
“小朋友们,大家现在开始先画轮廓。”2022年暑期,在荷塘区妇联“她空间”工作室,年龄最小的老师——8岁的余甜甜有模有样,开启了她的美术课堂。利用这个假期,她和妈妈一起组织了七场亲子美育课,服务了上百户家庭。
谈及女儿小小年纪就画得一手好画,甜甜的爸爸余文超说:“没什么秘诀,就是多鼓励。”余文超从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十余年,也是荷塘区家庭教育方面的志愿者,尤其在做了父亲之后,他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甜甜2岁时开始在家里乱涂乱画,给太阳涂的还是绿色,学美术专业的妈妈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让她自由发挥。兴趣成为甜甜最好的老师,她画得越来越好。2022年初,甜甜看到小区车库墙上有脏鞋印,在父母和小区物业的支持下,她用涂鸦扮靓美化小区,深受业主们喜爱。甜甜因此还被央视专题报道,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涂鸦小画家”。
去年6月,荷塘区妇联邀请甜甜到“她空间”工作室担任美术小老师。为了鼓励女儿,爸爸、妈妈主动做起了课堂的志愿者,开启了一家三口的公益之旅。
做好“她空间”美术老师的同时,甜甜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三年级上期期末考试,甜甜的数学成绩考得不理想,她很沮丧。在爸爸的指导和鼓励下,甜甜主动列出计划表,将大目标拆分成每天的小目标,自觉按时、按量落实。功夫不负有心人,下期期末考试,甜甜的数学以100分的好成绩位列班级第一。
在余文超看来,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家风,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看到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焦虑,他总结过往处理的案例,编制《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课程,并常常在“她空间”开展家庭教育课堂,已为40余个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一枚奖章传三代 代代传承真善美
陈歌今家庭(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2023年湖南省最美家庭、2022年度株洲市五好家庭)
茶陵县云阳街道陈歌今家中,珍藏着一份传家宝:祖父获得的“模范奖章”。
一枚奖章,三代传承。70年前,陈歌今的祖父担任村支部书记,他一心为民,甘守清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获得这枚由茶陵县委颁发的“模范奖章”。8年前,陈歌今的父亲荣获由国家教育部、人社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荣誉证书。如今,陈歌今家庭获评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用初心、善心、爱心,传承好家风,传播真善美。
“茶,味甘苦,厉苦方得清香盈袖;茶,性简洁,从简方能清正廉洁。人生当如茶,淬炼见本色……”陈歌今是茶陵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主任,立足本职工作,他撰写了《一杯清茶守初心》等20余部专题片解说词,用自己擅长的文笔传播党员干部的廉洁作风,宣传家乡茶陵的民俗文化,多个作品获得省市奖项。
陈歌今敬业奉献,热心公益,争当为民服务的“实践者”。2018年,陈歌今主动请缨到茶陵县腰潞镇潞理村驻村扶贫。他自费购买米油、猪肉等,为困难村民捐款5000余元;他带领村民们种上香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驻村期间,陈歌今总觉得有干不完的活儿,很少回家。家里大事小情没人帮衬,两个孩子的生活日常、家中老人住院看病等,都是妻子在操持。他打电话给妻子说着村里的新鲜事、新变化、新发展。妻子一边听一边偷偷抹泪,陈歌今明白她的委屈,深情地对妻子说:“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
陈歌今夫妇言传身教,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只要挤得出时间,夫妇俩便携儿带女,回家看望陪伴年迈多病的父母,或者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家力量。
一家三“卫士” 忠心执党纪
肖冬明家庭(2022年株洲市清廉家庭)
肖冬明是茶陵县火田镇纪委副书记,儿子肖波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多年,女儿肖娟曾在高陇镇任纪检专干。“一家四口人,有三人既姓‘肖’又姓‘纪’。”肖冬明的妻子尹玉梅打趣地说,共同的纪检工作经历,让一家人更有默契,更能互相体谅。
肖冬明的纪检情缘,始于1997年。在火田镇企业办工作期间,肖冬明通过对下属镇办企业的财务检查,发现了一条涉案金额超过10万元的问题线索,并积极配合县检察院和纪委对该案进行查处。2013年,茶陵县开展林改确权时,火田镇砂下村与红色农场四分场发生山权纠纷,肖冬明主动请缨前去调解。他熟练运用30多年一次规划培训学的地图知识,很快制定出调解方案,得到村民认可。同事感叹:“他有一股‘茶陵牛’的执拗劲儿,30多年坚持不懈地自主学习,这太难得了”。
奋斗在纪检一线,肖冬明工作认真,更是严于律己。他经常说:“做人要守住底线,要相信组织。”肖冬明一直保持着平常心,也对两个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7年,女儿肖娟通过参加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当时女儿想让肖东明帮忙找关系留在县城工作,结果他只留给女儿一句话:“服从组织安排。”如今在乡镇工作的肖娟,对自己很满意。
儿子肖波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在茶陵县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期间,每天的信息很多,问题也很繁杂。为了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他将上级精神与茶陵实际相结合,制作“互联网+监督”方案,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夫妻办免费国学班 带领几百人做公益
陈正德(2022年湖南省文明家庭)
在攸县网岭镇,陈正德的家庭故事家喻户晓。他家的家风传承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陈父在公社开完表彰大会,兴高采烈地提着一个印着红字的铁桶回了家,全家人围着仔细一瞅,铁桶上写的是“五好家庭”四个大字。当时,整个家庭都十分激动,更是深深地在陈正德脑海里留下了印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个好家风传承下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陈正德家中表现得细致入微。陈正德的父亲去世后,他有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对他说,这是两年中睡得最好的一晚。陈正德十分感慨:“母亲最需要的其实是陪伴”。他立刻下定决心,放弃县城的工作,请调回槚山中学任教,妻子皮晓艳则悉心照顾婆婆的衣食住行。
2015年,陈正德发起创立了公益组织——攸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夫妻二人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几百人一起做公益,在攸县各乡镇创办孔子学堂,每周六免费举办亲子共读经典班,受益家庭近500个。在槚山任教时,看到乡村振兴大潮里,人居环境虽然越来越好,但是文化教育仍然落后,他就与组员一起努力建设“门前三小”。夫妻二人自己出钱出力,购来课桌书架,把小书屋和小讲堂布置一新,又从自家拿出书供乡亲们读。每年寒暑假,陈正德夫妻在村里免费开办国学班,讲授传统文化,深受乡亲们赞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陈正德夫妻同心同德,乐于奉献,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儿子陈勇波受父母影响,选择了学习中国传统中医,也立志于与父母一起践行公益,传承文明家风。
低碳生活有妙招 绿色理念入课堂
苏慧家庭(2023年湖南省最美家庭、2022年度株洲市绿色家庭)
“勤俭节约 绿色环保”是苏慧家庭崇尚的生活理念。作为三代同堂的党员家庭,苏慧从父辈手中接过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传家宝,弘扬中华美德,积极践行绿色理念,衣食住行有礼有“节”,家庭越过越和美。
苏慧家中,有一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式缝纫机,沿用至今。苏慧心灵手巧,将成人穿不了的衣物动手改成童装,给大儿子穿;大儿子的衣服小了,添加些蕾丝、花边,又变成了小女儿的漂亮衣服;衣物破了洞,网上淘几个布贴画,缝补好了继续穿……妹妹学会了穿针、哥哥学会了补袜,节俭持家代代传。丈夫李俊则带领全家人种菜,蔬菜成熟后,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给街坊邻里,让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珍惜粮食、乐于分享。
如果说到节俭小妙招,苏慧家庭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淘米水洗刷锅碗、浇花助长;生活废水冲洗厕所、刷鞋拖地;全家衣物常冬天机洗、夏天手洗,大件机洗、小件手洗;生活购物自制布袋,电器定时定温人走断电。她家的小汽车,十年仅行5.7万公里,秘诀就在于低碳出行,多步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作为南方中学的双教师,苏慧夫妇将绿色理念带入课堂,引领校园绿色发展。苏慧作为德育干事,“世界地球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保卫地球”主题课、“变废为宝”创意大赛。李俊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开窗通风关灯断电身先示范,从点滴细节中熏陶学生。
苏慧家庭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在创文行动中,街头常常出现一家四口宣传环保爱卫、劝导安全出行的身影。三年抗疫、无偿献血,夫妻俩并肩同行,均荣获株洲市“幸福邻里志愿者”称号。
“警嫂”贤内助 家、业两肩挑
王向农(2023年株洲市最美贤内助)
在我市卫健监督战线上,“60后”王向农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是同事眼中女汉子“向农哥”。
作为一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王向农承担着打击非法行医、传染病防治等监督执法工作,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安全环境保驾护航。十来年前的一天,某诊所被举报无证开展终止妊娠术,当事人不配合检查,还对执法人员、投诉人肆意谩骂,甚至拿刀威胁。面对危险,王向农没有退缩。王向农一边向他解释法律法规,一边为其诊所发展出谋划策,当事人情绪渐渐平复。最后,不仅做通了当事人的工作,彼此还成了朋友。多年来,王向农工作成绩斐然,她主导创新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等工作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推广,数次获得省、市先进个人,立三等功1次。
在王向农家庭里,她温柔贤惠、勤俭持家,是丈夫陈民心中的贤内助“半边天”。
陈民现任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教导员,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近20年。作为一名法医,他参与破获各类案件,能从现场细微之处发现线索,为侦查破案提供证据和思路。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陈民可能刚准备休息,接个电话就要随时赶赴案发第一现场,或者连续办案几天不能回家。在这些年间,他没有时间参加一次女儿的家长会,答应家人外出旅游的承诺也没有兑现,家里的大事小事全由妻子操持。“感谢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如今女儿考取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研究生,我为有这样的好妻子、好女儿感到骄傲和欣慰。”陈民深情地说。
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夫妻相敬如宾,工作互相支持,公安和卫生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工作时有交集,夫妻俩也因各自工作职责,经常并肩作战,相互配合,化解医患双方的矛盾。夫妻双双均被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被同事、朋友誉为“劳模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