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阳”持续成为的热点话题,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抗原阳性结果,甚至有网友表示“全家二阳”了。“五一”假期刚过,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再次大范围感染?“二阳”的症状会比“初阳”轻吗?关于“二阳”,本期健康周刊整理了一些热点问题,大家一起来看看!
“二阳”的风险高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对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体内抗体仍处在较高水平,目前看二次感染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不过,距离上次感染已经超过半年时间左右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仍会增加,因为这部分人群抵抗力下降得会更快,尤其是面对XBB.1.16这种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也表示,同一毒株二次感染的风险相对是比较低的。但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病者,本身免疫功能较弱,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无论是面对新的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风险,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这类人更应该完成疫苗接种,以降低重症感染率的发生。
专家们强调,虽然人员流动增加了病毒的传播风险,但更多的是针对“未阳”人群,这类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护。
“二阳”症状会轻一些吗?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显示阳性的抗原,声称“二阳”后仍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李侗曾表示,“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即使‘二次感染’,症状也会轻一些,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他再次提醒,此前从未感染过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二阳”会引发规模感染吗?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总体来看,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贺青华介绍,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的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哪些人群更容易“二次感染”?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上一波未被感染的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和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专家分析,从当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来看,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较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近日一场学会会议上表示,当前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上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上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我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出行可以,但需做好防护
五一假期人员流动的增加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但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可以安心出行,做好相关防护就行。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加强出行以及旅途中自我健康监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密闭的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备上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祛痰镇咳药、感冒类药物即可。
面对可能的“二阳”,脆弱人群要接种疫苗
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修订了优先使用新冠疫苗的路线图,6个月至17岁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为低优先级人群,专家组建议各国依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为他们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患有严重合并症(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年轻人、免疫力低下的人、孕妇和一线卫生工作者为高优先级群体,应在最后一次接种后6个月或12个月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此前公布《关于印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在经历大范围感染之后的疫苗接种策略。方案提出,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张文宏表示,6个月后如果再打疫苗,抗体水平就又开始变高,从而防止感染;抗体水平调高以后,免疫系统更加容易重新被唤醒,从而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来源于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科技日报、生命时报、中国政府网、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