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群(右一)在课间为同学解题。 记者/戴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吴育珍
芦淞区淞南中学的周英群老师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看同学们的周记。她说,周记不仅展示着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还记录着学生的家庭生活、内心世界、同学友情等。她把这里当成了解学生的“窗口”,并从中寻找解开学生心结的“钥匙”。
把周记当成了解学生的“窗口”
出生于“教师之家”,周英群对教育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热爱,1995年,她如愿踏上了三尺讲台。
28年来,她坚守班主任岗位,将一批批学生送入理想的高中。为此,她练就了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常在周记里发现学生家庭的变故、对班级纪律的不满等,并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对症下药。
周英群所带的往届学生中,有一个叫小梅(化名)的女孩,她头脑灵活,成绩优秀,可是临近中考一个月时,周英群发现她神思恍惚,学习积极性消失,最终在一篇日记中发现了“线索”。
原来,女孩的母亲患有癌症,家庭困难,哥哥在读大学。而自己又是女孩,父母亲有力不从心的想法。于是,周英群多次与学生交流,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她组织学生捐款1000多元,自己也拿出500元送到了小梅同学的手中。周老师还把她带回自己家中,和自己一起生活,一边辅导她的语文科目,一边帮她调整心态,鼓励她战胜困难。中考分数一出来,她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感谢周老师,热泪盈眶地说:“老师,我想认你做干妈。”
不久前,一名学生在周记里写下自己爸妈正面临着婚姻危机,让他非常困惑。为此,周英群常常在课后与他交流,帮他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
以德育人,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
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们的“叛逆期”,于是周英群把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课”。
她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早自习让学生吟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典籍,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畅谈时事,品析唐诗宋词,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帮助学生真正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要求学生利用成长手册每日反省自己言行,记载自己点滴进步,并且坚持每天批阅并写上评语。还有丰富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班会课,为转型期的学生开启了一扇洒满阳光的窗户。
以德为先,让孩子们变得更懂责任、有担当。因家长宠溺,小宏(化名)在小学时经常打架、旷课、顶撞老师,父母说教都不管用。但初中入学2个月后,孩子不仅开始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会帮着照顾生病的妈妈。一次家长会后,小宏的妈妈特意前来向周老师致谢。
在课余时间,周英群也总喜欢在班里或是校园里转转,和学生打成一片。她说,希望这些少年们在校园里留下最美好的时光,并带着这份美好,去绽放更灿烂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