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谭云林
顶层再次锚定制造业。
5月5日当天,北京接连释放两个重磅信号: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重要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第二天,距北京1500公里外的株洲,拿出“制造名城”该有的灵敏:“三个高地”一季度讲评会,把98位来自制造业的企业负责人请到会场,坐在前排、中间位置。
一场本是面向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讲评会,制造企业却坐上了“C位”,这是为何?
哪些企业坐上“C位”?
九方装备董事长周后葵提前来到会场,刚开始没找着座位。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坐上了第一排。他多次参加市级重要会议,“这还是头一回!”
这一次,企业家代表全部坐在前六排靠中间位置,市领导和县市区、市直部门负责人围坐在两侧或其后,“保驾护航”味道颇浓。
很多与会企业家“既惊讶又惊喜”。
“可上九天揽月”,探空气球可飞至4.8万米高空的株洲橡胶研究院来了;
“可下五洋捉鳖”,拥有可潜入6000米深海水下机器人的时代电气来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引领者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龙头企业来了……
98位制造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几乎都来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重点项目业主单位。
前两类重点企业,拥有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即使面对一些省会城市或经济重镇,也底气十足。
后一类重点项目业主单位中,投资建设的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不在少数,正在孕育更多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
他们代表“制造名城”,“制造名城”要看他们,以及更多的他们。讲评工作,他们与会,合情、合理。
为何把企业请上“C位”?
工作讲评会上“破例”之举,或许有着深远意义:“制造业当家”的株洲再次向外界宣告,株洲的发展,归根结底在制造企业。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三湘大地描绘了“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嘱托湖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嘱托牢记在心,实干走在前列。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舵定向、阔步朝前: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在全省率先成立打造“三个高地”指挥部,用超常规举措推进“三个高地”建设。
“三个高地”的伟大使命,“幸福株洲”的美好蓝图,落脚点就在制造业、在企业。
今年3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履新后外出调研首站选在株洲;4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短短半个月内两次来株调研指导,国、省领导的目光,同样聚焦在株洲先进制造业。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三年积累的发展势能加速释放的重要机遇窗口期,也是先进制造业向上突围“加速期”,株洲容不得半点马虎。
过去,一批批、一代代株洲企业家,在时代的浪潮中披荆斩棘,抓住每一个机会,实现个人抱负,壮实企业根基,成为株洲发展的“顶梁柱”。
眼下,牢记殷殷嘱托,肩负伟大使命,机遇又一次充分展现在制造业面前,时代发出同频共振的邀请,作为“主力军”的制造企业怎能不为之鼓舞?
在打造“三个高地”的讲评会上,以“C位”礼遇企业家,目的显而易见:既表达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鲜明导向,也释放了打造“三个高地”,与企业家并肩同行的强烈信号。
怎么帮企业站上“C位”?
重视企业、尊重企业,正成为株洲的“城市基因”。
“制造名城早餐会”举办21期以来,先后把100多位企业家、科技人才、行业专家代表请到“C位”,面对面沟通交流。
“企业办事不求人”在株洲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形成机制。制度框架下,全方位开展企业问题的受理、交办和督办。
2月25日起,每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调度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企业难题、项目难题摆在“C位”,最高规格为企业问诊把脉、开方施药。
就在讲评会现场,一份《株洲市服务企业“一降一升”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送到与会企业家手中,专门向企业征求意见,和企业商量着办。
该方案参考了芜湖1%工作法:深入分析影响企业利润的制约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终实现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全市企业平均利润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
市委主要领导透露,方案着眼当下、立足未来,是谋划进一步提升株洲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另两个细节也值得回味:其一,株硬集团作为企业代表走上发言席,主讲降本增效经验;其二,会上印发了一份10个单位的经验做法,有9个单位的主题是“服务企业”。
“如果说,我们整个产业或者集群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能比竞争对手高1至2个百分点,你想想是多大的差距?”市委主要领导的期待,需要政企同心、双向奔赴。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株洲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