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唱独角戏 学生也有评价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理】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戴凛) “我参加了植树活动,可记红旗章。”“我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请帮我登记红星章。”……上周五,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西校区的孩子们又开始为自己一周的表现“复盘”。

    把部分教育评价权交给孩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释放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孩子们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体验了学习和生活相融合的乐趣。

    翻开该校每个6人小组的成长手册,就像是打开了孩子们心灵的窗户。记者发现,成长小组不同于学习小组,它不仅针对学习,还包含了德智体美劳成长的方方面面,一个成长小组就是一个成长共同体。每个成员都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小组命名、组徽设计、组训口号、小组公约的制订,均由孩子们自行完成。将育人目标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维度,以及“红领巾奖章”的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实现三位一体融合。

    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西校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场景,只是株洲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4年,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随即成立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株洲市实验基地。我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五个方面系统构建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有了大变化,家长、社会也能更好地参与青少年成长,教育不再只是独角戏。

    就在不久前,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西校区启动“枫溪好家长”颁奖及培训活动,由学校和学校所在的八叠社区主要负责人,为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的家长颁奖。清明节前,同学们又走进株洲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八叠社区党史教育陈列馆,开展德育教育,让家长、学校、社区实现深度互动。

    在县域,攸县依托“门前三小”(小书屋、小广场、小讲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县29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同时还建立了家长学校平台和网络学校平台,全面推进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2021年10月,该县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认定为“家校共育与家长教育专业化建设”实践区,并在“2022年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与高质量教育生态建设”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释】

    一段时间以来,学生教育普遍存在“重分数,轻育人”现象,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被严重缩减甚至是不开设,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发展在“唯分数”“唯升学”的压力下受到遏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对此,我市早早走出误区,开始积极探索,从丰富的课后服务,到创新学生素质评价模式,再到调整中招录取形式等,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毕业与升学中的运用。家校社共育,学校、家庭和社会互为影响,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良性的轨道上行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