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在育秧工厂观察秧苗。记者/王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谢力峰 刘晓聪 黄星
编者按
这是一个唤醒希望的季节:草木萌发、万象更新,属于春天的故事,在城乡翻开新的篇章。
你听,田野鸟叫虫鸣,苏醒的土地吐露着泥土的芬芳;你听,车间齿轮交错,繁忙的生产线交付出诱人的订单;你听,工地塔吊升降,可爱的建设者描绘着城市的更新……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在追梦的赛道上激荡。
一年之计在于春,县域练兵场,奋进主战场。即日起,株洲日报推出“‘声’临其境”系列报道,选取一组有代表性的声音,合奏大干快上拼发展的进行曲,凝聚干事创业促跨越的精气神,敬请关注。
【引子】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深沉的布谷鸟啼鸣声,在茫茫乡野响起。劳作的农民知道,听到布谷鸟叫声,意味着浸种春耕要与时间赛跑,起于春天的辛勤忙碌,成就秋天的粮仓丰景。
布谷鸟是一种候鸟,又叫杜鹃,当时令过了清明,湘东大地几乎昼夜能听到它的叫声。“播谷”“播谷”,这位不知疲倦的“歌者”,传递着蓬勃的信息:不误农时,打田种谷。
【见闻】
粮农的春耕时间表早已烂熟于心:3月15日浸种;3月20日播种;4月20日前后插田……
但今年湿冷空气迟迟不退场,早稻育秧相比往年延期了。“赶春光”还得下足“场外功夫”,攸县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装备条件,发展工厂化育秧、矮拱棚育秧和简易场地旱育秧,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
4月4日,记者走进攸县百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育秧工厂,只见新培育的秧苗长出两叶一心,近4000盘匍匐在支架上,一层层新绿宛如铺平的绿毯,自动喷灌设施沿着滑轮来回喷洒水肥,水珠顺着叶片流到有机质中。
育秧不沾泥、恒温又恒湿,秧苗长得肥美。公司负责人谭国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大田培育的秧苗,生长周期起码在25天以上,转移到工厂最短只需18天,出苗率达到98%以上。并且,秧苗密度高、根系连接紧,等到机插时每亩田所需秧盘减少一半,种子、人工节省了,还能有效避免低温烂种、机插漏蔸等现象。
今年,该公司流转农田面积达到1.7万亩,是攸县乃至株洲地区的“大哥大”。对他们而言,有了育秧工厂的加持,可将农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种6000亩早稻按部就班。
紧凑的春耕生产,不仅在“车间”。在攸县江桥街道泥脚巷村,集中连片的育秧拱棚排列田间,藏在薄膜下的秧苗同样绿意涌动。村党总支书记吴建湘告诉记者,村里落实秧田面积14.7亩,计划种植早稻1000亩;渌田镇新江村的农田里,农机手驾驶耕田机荡开水晕、翻起新泥,通过“小改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往边边角角的农田也受种粮大户、农业公司青睐……
早稻生产看大户:一面是层层分解的任务,一面是持续加码的补贴。
攸县启动双季稻生产示范创建,计划打造2000亩集中连片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区12个、百亩示范点235个,大户种粮除享受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等综合补贴外,在示范创建中能拿到每亩60元到300元不等的奖励。
田间的蓬勃景象终究要指向市场。在卖粮难的当下,订单式生产让农民敢于放手一搏。
攸县依托杂交水稻制种大县项目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优势,对接大米加工企业、种子生产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大户”的模式,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株洲湘东仙竹米业有限公司与渌田镇新江村签订协议,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按照绿色生产标准种植高端大米,以保底价给农户开订单。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尽管田间事忙碌而琐碎,但农民早见惯不怪,今年攸县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8万亩,集中育秧从3月20日起陆续铺开,在布谷声声催春耕的大好时节,一趟全新的希望之旅在田间起步。
【声音】
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分粮:
春耕生产朝预定轨道行进,取决于“三驾马车”同向发力:一是大户给力,建立“三联三包”责任机制,党政领导挂帅、专家技术指导、种植大户示范,将任务层层分解不留白;二是耕基牢靠,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形状规整、圳渠相连、路网相通的田间新景,用“高颜值”抛出“橄榄枝”;三是奖补实在,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整合涉农资金,用于示范基地创建,夯实粮食生产大县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