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沉下去” 乡村振兴“活起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科技特派员了解玉米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4月3日,小雨淅淅沥沥,在攸县宁家坪镇笔武村的蔬而康公司会议室里,该公司负责人丁建斌正联系村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齐聚一堂,商讨今年青贮玉米下种的注意事项。在原有的1.5万亩种植面积上,今年,他们打算再扩大规模。

    而该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鼎力相助。而这,只是攸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农业+科技”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攸州沃土上,一个个振兴项目的崛起,也正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

    1

    1设立试点,田间地头开展“解渴式”培训

    4月4日,雨刚停,丁建斌便与科技特派员来到田边,查看了试种田土壤湿润程度、种子种植深度与密度。结果是条件合适,即将大面积下种。

    丁建斌说,两年前,在外地考察时了解到青贮玉米与一般普通(籽粒)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干物质和水分含量适宜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封闭青贮的特点,而且青贮饲料是事先对接养殖企业,“订单农业”不愁销路,将其引进后,便联系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大规模种植。

    然而,摸着石头过河总会绊脚。2022年4月19日,首次大规模下种后,玉米出苗不齐,苗子叶片失绿,让丁建斌夜不能寐。他连夜告知市科技特派员陈志辉,陈志辉次日就赶到笔武村进行现场指导。

    在解决如何补种、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等技术难题后,丁建斌 悬着的心才放下。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最怕遇到虫病灾害,为了确保该产业稳定发展,科技特派员又联系省农业厅植保总站进行病虫害防控试点。

    “他们花费了十余万元,购进测报仪器安装在田间地头,发现虫害,第一时间消灭,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丁建斌说,不仅如此,在生长期浇灌、护苗,以及丰收期科学收割上,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定时定点出谋划策,才保证了青贮玉米头年的丰收。

    种植大户旷爱说,相较于去年首次种植的提心吊胆,一年来累积的种植经验,足以让他从容面对。他打趣道,“就算遇到麻烦,这不还有科技特派员能帮忙。”眼下,他种植的500亩青贮玉米,每亩利润可达600元,“正设法多流转土地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记者了解到,科技下乡,田间地头开展“解渴式”培训在攸县蔚然成风。县、镇、村三级联合,在村(社区)成立农民“田间学校”,依托党小组(扩大)会议、“干部夜校”、“门前三小·幸福屋场”等学习平台,通过农技专家答疑解惑、种植大户经验分享等学习方式,开展专家与群众面对面“解渴式”培训,把科技知识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确保了“田间学校”平时普遍开展,重要节点天天开展。

    2合理规划,解锁企业发展“密码”

    “林地清理、就地整形、复垦施肥等,我们要扩大面积,培育新苗,提高产量,现在就要进行。”4月初,在攸县桃水镇的茶园基地边, 科技特派员与湖南亚美茶油负责人商量着翻种等相关事宜。

    “在油茶的幼林时期,光照不足极容易导致苗木发育不良,保持好间距,在附近增种一些矮秆作物,不仅保证了油茶成长过程中的光照需求,也能为土壤增加肥力。”特派员还建议,在油茶的成林期间,授粉也是关键过程,在油茶种植林中适量养蜂,不单单可实现给花授粉的需求,也可以增加收入来源,一举两得。

    该负责人表示,特派员的建议实用且中肯,对企业的多元发展大有益处,未来的规划也逐渐清晰。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春耕备耕期间,攸县科技特派员先后对接服务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机构100余家,线上与线下服务农民6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100余个,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仅去年,攸县派出60余名科技特派员,其中从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省中医药研究所、省林科院、省园艺研究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学院所派遣省级科技特派员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8名,从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中心、县市监局等单位派遣县级科技特派员40余名,对口指导攸县70家企业,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

    这些特派员为提升攸县农业科技、振兴攸县乡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如省级科技特派员谭电波常年在“三智中药材种植”公司指导企业加强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市级科技特派员李先信定期到“振源生态农业”公司现场勘察,重点针对脐橙夏秋两虫两病的防控壮果促梢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县级科技特派员刘欲晓经常到派驻单位“富林油茶”合作社现场指导油茶生产和抗旱工作等。

    3 建立机制

    打通富农“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快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中,攸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向宋祥介绍,这几年,攸县一直在摸索、尝试、创新,建立了一套行而有效的科学机制,正是依托于此,在“2022赛迪乡村振兴百强县”名单中,攸县挺进百强,高居第七。

    人才下派,生产一线进行“保姆式”指导。县级领导带头拜访攸县籍工程院院士,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湖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中医药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专家,整合县内农林牧渔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科技特派员“人才库”。

    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百村百企”大调研,摸清需求,精准选派63名科技特派员,对口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

    同时,制定“双向”考核办法,将科技特派员与指导对象进行“捆绑式”管理,促使科技特派员手把手进行全程指导。如攸县亚材林业,在科技特派员持续8年的指导下,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以来,攸县乡村振兴局联合县科工信局、县人社局开展送科技进农村活动20场,举办各类科技培训活动120余场,发放科技资料3.5万份,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9500人次,打通了富农“最后一公里”,让农业科技轻便地走进千家万户,解决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生产实际问题。

    服务下沉,示范基地打造“品牌式”标杆。近两年,攸县聚焦资源优势,按需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成果,增加科技专项经费200万元,按照“四有四支持”原则,扶持“有规模、有基础、有特色、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科技特派员下派企业,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22个。注重发挥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示范基地成立博士工作站3个,推广柑橘脱毒容器苗繁育技术等新技术21项,成功引进丰脐橙等新品种36个,2家涉农企业获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