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合作社到“野生”合作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厚成

    攸县供销合作社发展到今天,源于有当年的消费合作社和“野生”合作社。

    鸾山、漕泊、黄丰桥、柏树下、兰村等地,素称攸县东乡。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老区。东乡又与江西毗邻,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期湘贛边区苏维埃政府活动中心,因此也称之为攸县苏区。当年,苏区建立的消费合作社,可谓攸县供销合作的起点,从上世纪30年代的消费合作社到50年代这里的“野生”合作社,也成了攸县供销合作的策源地。

    早在1930年冬,攸县苏维埃政府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疏通苏区经济,确保人民和红军的物资供需,在群众集资和苏维埃政府的扶持下,先后在漕泊、柏树下建立起4个消费合作社和一个中草药店。

    1930年12月成立七里和观村2个消费合作社,社址分别设在七里的殿江边和老漕的丁家里,都靠近江西的莲花县。七里合作社以每股银洋一元或铜板六贯入社,共集资一百多元银洋和四百多贯铜板,经营百货用品和当地土特产品,六人从事社里经营。刘文德为负责人,赵应德为采购员,曾德明为土产品推销员,何成一为保管员,刘咸昌和朱漆匠守柜。

    观村消费社的物资和资金来源,则是利用武装力量和苏区交通队潜入白区采集,发动苏区群众利用探亲访友和逢场赶集之时采购一点过来,有的农产品则自己加工成商品。观村消费社曾三次险遭白匪破坏,但在当地群众保护下没有受到损失。

    1932年9月28日,随攸县苏维埃政府迁入江西莲花。1931年4月,在漕泊黄家祠成立新漕消费合作社,资金由农民入股集资一部分,苏区政府扶助一部分,主要是经营布匹和南杂,秘密经营食盐供应苏区红军。同年10月,白军进犯苏区后,迁徙江西莲花寒山里。1931年6月,成立柏市凤塔消费社,资金由苏三区互济会扶持,社址初设在龙家湾,为方便苏区红军,后迁至富头冲江背岭油榨下。有张正兴、张斌、洪根四等三名店名,还有随红军到白区采购物资的张再生、董苟乃、刘黑苟三名挑夫。他们经常冒着风险随地下交通队到醴陵等地把物资经山间小道,辗转运往苏区。该社后遭到白匪破坏。1931年,还成立凤塔中草药店,称“三合堂”药店,与消费合作社性质基本相同。也是由乡苏维埃政府互济会拨款资助,苏维埃政府派出3人帮助发药和上山采药,还安排地下情报组长胡冬生秘密为红军联系药源,向苏区红军供应必需的药品,但由于常遭国民党骚扰,同年冬被迫停办。

    1932年11月上旬,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来刘家冲参加攸县第三次党代会时,路过七里消费合作社,在店里买一双草鞋只要2个铜板,而私商那里要4个铜板,王书记称赞七里消费社是“平心合作社”。

    苏区消费合作社的情景,留给了东乡人民难忘的回忆。1949年8月14日攸县解放后,当地群众想起苏区消费合作社的情景,情不自禁地要求成立合作社,减少中间商的剥削,方便老百姓消费。同年冬,当时的四区(黄丰桥)人民政府以地下中共党员刘祥云为首,发动群众集资筹办合作社。他们在黄丰桥、阁前、庙背、乌井冲一带,发动群众自愿来股,每股股金人民币一元,共收股金150多元,成立“野生合作社”,成为攸县第一个供销合作雏形的农村商业组织。合作社成立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刘祥云为主任,由欧寿凡担任会计,吴云祥、谢冬林为业务员。

    野生合作社一手组织群众生活必要的粮食、油盐、烟酒、南货供应,一手抓粮食加工和生猪饲养。新制加工稻谷的木砻20多只,雇工20多人,在黄丰桥、柏树下、官田等地,为国家粮库进行稻谷加工。双方议定,每加工100斤稻谷,粮库不付加工费, 合作社交大米60-65斤,余糠归合作社养猪。合作社利用细糠1万多斤养猪13头,年终以猪肉代股金分红,每股分猪肉二斤。1950年春,为帮助社员解决煤炭销售困难,合作社拿出大米9000多斤和猪肉600斤,食盐300斤,与社员等价交换,以物易物,兑换60多吨煤炭,销往衡山、株洲等地,又从那里换回布匹、食盐、百货等商品饭回当地供应,使合作社生意越做越活,购销业务日渐旺盛,受益后社员情绪很高,引来其他人纷纷要求入社,股金大有增扩。1950年4月,合作社网点增加到兰村、官田,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1951年7月,攸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9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把黄丰桥野生合作社改设为黄丰桥供销合作社,成为基层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