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渌江桥成为醴陵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醴陵有一景,名为“古桥芳洲”。芳洲是状元洲,它是醴陵人文荟萃之地,古桥是渌江桥,醴陵人心中感情最深的建筑。一座渌江桥,记录着800多年的中国建桥史,从浮桥、木桥,再到石拱桥,这里不仅有王阳明、范成大等文化顶流前来打卡,也是醴陵城市文化的象征。

    地处湘赣交界处的醴陵,历来被称为“吴楚咽喉”“湘东孔道”。它是穿过罗霄山脉4条古道中最宽、最好走的一条,宋代就被定为官道。明初“江西填湖广”,从江西来的移民要翻过罗霄山,很多人选择走醴陵这条路进入湖南。渌江桥就是这一“孔道”上的“咽喉”。对于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远途移民来说,渌江桥是进入新生活的标志。

    1908年,德国摄影师柏石曼来到醴陵城,第一眼就被一座木桥吸引了。从他当时拍摄的黑白照片上,还能清晰地看到6处石桥墩和木质的桥面。一队行人正从桥上过,很多人挑着扁担,桥洞下隐约可见对岸的醴陵城以及山坡上的文昌阁。

    而在更遥远的800多年前,南宋诗人范成大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经萍乡入醴陵,去桂林上任。他在日记《骖鸾录》中记述了翻过罗霄山脉后,进入醴陵开阔山间平地的心情,“豁然弥望,平芜苍然,别是一境,出陆,盖已是湖南界矣”,眼前的渌江变得尤其秀美。来到渌江前,他也被一座桥吸引。他在《醴陵驿》一诗中兴致勃勃地说:“渌水桥通县,门前柳已黄”。

    到了明万历年间,岳和声经江西去广西上任,也是从这里走的。他仿照范成大也写了一本《后骖鸾录》,记述了他看到的另一座渌江桥:“桥袤四十二丈许,覆以长廊,度桥以行,馆面江以居,有栅樊之,据行家云,不宜筑城,居然山县,不废临流”。明代四十二丈就是约140米,这么长的一座木质桥,而且还是廊桥,在400多年前应该是一座很雄伟、秀美的建筑。

    800多年来,渌江桥从宋代开始建浮桥,毁了修,塌了建,重修了20多次,每次都是依靠民间力量修成,醴陵人为这座桥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清人丁宗懋1768年就在修桥记中慨叹:“屡成屡坍,卒无持久术,则斯桥之累邑人久矣。”

    1924年,醴陵人重建了这座桥,保留至今。大桥的主修人是南社创始人之一的傅熊湘。拥有建筑行业经验的工程经理陈盛芳建议,将渌江桥建成石拱桥,并捐了很多钱。捐的钱还把桥下的状元洲建成公园,并从桥中间架一座引桥到洲上。引桥修得十分精巧,它与正桥垂直,连接江中小岛状元洲。引桥长约45米,宽约4米,共有六拱。和正桥相比要小巧得多。

    醴陵在历史上还没出过状元,桥下状元洲的名称来自一句古谶“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故取名“状元洲”。它坐落于渌江之中,洲呈纺锤形状。1925年渌江桥建成后,有了引桥与洲相通,并在洲上建公园,慢慢地变成醴陵人文荟萃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兴建了文化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还建起一座高达30米的状元阁。它飞檐五重,高耸洲头,气势雄伟,登阁可环眺醴陵全城。有洲有桥,桥上还有引桥,桥头不远就是渌江书院,怪不得醴陵也有小长沙之称。

    渌江桥一经建成,就成为当时湖南省境内跨度最大的石拱桥,现在依然是湖南境内最长的石拱古桥。它采用错位叠砌法垒成极为坚固的桥体,经受住了历次洪水的考验,现在看起来依然稳固如初。

    虽然现在建桥技术已经非昔日可比,渌江桥也失去了交通要道的位置,但是醴陵人永远不会忘记这座桥。这样一座桥俨然已是醴陵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