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室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理】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邓伟勇) “各位居民,今天由我来接待大家,大家有什么事情,欢迎向我反映。”近日,在芦淞区服饰产业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室,区人大代表闵昆鹏正在倾听群众诉求。综合大家意见,一条“关于更好支持T78公交线路运行,方便沿线服饰从业者”的建议正在笔下形成。

    为了让人大代表更好地扎根于人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我市探索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建在产业链上,全市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已有7个设立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相关专业的80余名人大代表进驻,一批企业、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在城乡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站)往往以民情恳谈会的形式广泛听取、收集社情民意。

    去年4月,攸县谭桥街道谭桥社区有居民反映:“苏洲村人行桥的水渠建成使用很多年了,存在好几处破损,农忙时灌溉很不方便。”听了群众的讨论发言,县人大代表张建华详细记录并提出建议。不久后,县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苏洲村人行桥水渠提质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负责人介绍,经整合提质,我市在园区、产业链以及乡镇(街道)社区(村)建立起159个人大代表工作室(站),仅2022年,全市7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驻室接待人民群众达38000余人次,搜集意见建议3800余条。

    畅通代表履职渠道,更好解决群众诉求。去年7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大代表通道”,截至目前,共接到代表来电反映事项190余件,全部按时办结,群众满意率100%,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释】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首先是要“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在人大代表工作室,各类办公设施完善齐全,代表公示名单、代表接待时间、接访制度规范等标识醒目可见,履职手册、活动台账等资料摆放整齐。群众来了,烦心事有人听,揪心事有人管,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建设发展,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架起了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呈现出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