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要多做“加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马文章

    【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出,安徽某食品公司仓库中,堆放着数十吨散发着独特香味的“泰国茉莉香米”。事实上,这些大米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土生土长的安徽本地米。这些“茉莉米”香,其实来自大米里的几滴香精。

    食品“作假”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究其原因,一方面不法商家太狡猾,“障眼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执法行动多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执法多为随机抽查,只是“扫几眼”,难以识破商家的“伎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市在抓食品安全工作也有不少实招。例如,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让监管部门和食客通过监控画面实时监督后厨情况;推介评选食品安全示范街,以点带面推动商家诚信规范经营;有部分餐饮企业聘任外卖小哥兼职食品安全“吹哨人”,真金白银鼓励举报投诉等。

    正可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整顿食品安全乱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上还需多做加法。比如,可采用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内容应更加随机,不让商家摸着规律;完善专业人员暗访工作机制,让质检更多代替“视检”;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依法在顶格处罚上“应罚尽罚”;加大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机制,激发公众主动参与共治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考验着监管部门的决心和智慧,更需要企业和从业人员以身作则、诚信经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