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见证自来水生产过程。记者/张威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威
大自然的水是如何变成自来水的?
纯净水、自来水、矿泉水有什么区别?
供水企业是如何保障市民生活用水、企业生产用水的?
3月21日,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市水务投资集团“水厂开放日”正式启动,本周将分批次组织市民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展现场咨询解答、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教育活动。
水垢多不等于水质差
“烧水壶用久了就有白色沉淀物正常吗?”“哪种水适合长期食用?”“我喜欢喝茶,用什么水最好?”……在现场实验讲解环节,市民纷纷抛出了生活中的用水疑问。
“自来水烧开后的悬浮物是水中的硬度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水垢。水垢多并不等于水质差。”工作人员介绍,自来水是由天然水净化处理后而产生的。天然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矿物质,在常温下溶解于水中,但是加热后会形成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从而形成水垢。微量的钙化物不会影响水质或人体健康,可用食用醋祛除。
目前,我市自来水总硬度含量长期保持在119mg/L左右,大大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总硬度450mg/L的限值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拥有国家级水质监测站,检测能力覆盖各类水质、输配水设备及净水材料等共27类288个不重复参数,实现供排水生产从源头至龙头,污水处理到排放的全流程监控,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
两座深度处理工艺水厂
是如何运作的?
在工作人员带领和讲解下,市民按照制水工艺流程,依次参观了格栅间、原水预警间、沉淀池、滤池及调度室。深入了解了“小水滴”从湘江原水到合格的出厂水,是怎样经过消毒、混凝、反应、沉淀、过滤等一道道严格的程序,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通过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在了解到市四水厂供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106项标准后,市民袁伟表示:“没想到从水管里放出的水是经过了这么多道工序,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市四水厂是继二水厂后我市第二座深度处理工艺水厂,提质扩建后供水能力为20万吨/天,实现深度处理全自动化控制生产工艺。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异臭、异味,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现了从“合格水”向“优质水”的升级。
工艺更新,覆盖更广。2020年该水厂正式竣工通水,供水范围由天元区庐山路以南河西地区,扩大到河西覆盖庐山路以南,神农城广场以西,包括武广新城,湘江大道区域,在河东覆盖中心广场区域,石宋西路沿线、渌口区南洲新区、芦淞区太子路沿线以及航空城、服饰城区域。
记者还了解到,该集团已将市三水厂提质改造相关工作提上议程,届时我市又将新增一座深度处理工艺水厂。
管网长度可到北京打来回
记者现场了解到,市水务投资集团拥有5座水厂、6座污水处理厂,日供水能力77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57.5万吨。去年向全市输送了1.83亿吨“放心水”。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近年来停水次数越来越少了?”工作人员继续介绍,全市通过逐年新建球墨铸铁管,更新水泥管网,现在的漏损、停水次数逐年下降。十年来,集团投资8.09亿元,敷设新建城区主干管网391公里。
据了解,截至去年,我市供水管网里程达到3025公里,是十年前管线长度的2.55倍。其中DN75(含)以上管径的管线长度较十年前翻了一番。“这个长度相当于从株洲去北京的来回距离。”现场市民不由感叹道。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近年来,该集团紧跟园区发展步伐,为新马工业园、清水塘工业园、芦淞区枫溪大道沿线、航空城、服饰城,渌口区南洲新区敷设供水主管,打通发展“命脉”。同时完成武广、云龙、枫溪、玉龙路、田心5座加压泵站,进一步提升白关服饰城、天易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园、华强片区、枫溪生态区的供水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