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融资创新让农田“美妆”心不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攸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通讯员/朱天雄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刘晓聪 朱天雄

    3月11日,一场特殊的“相亲会”,在攸县发展中心5楼会议室举行。

    因为相中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株洲资源投金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垚公司)上门“提亲”。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以往,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保障,投资标准每亩一到两千元,但在丘陵山地多的湘东地区实施起来,常常捉襟见肘。时代变了,高标准农田不单是“改改田、修修路、挖挖渠”,灌排设施、科技措施,都得跟上,高标准需要高投入。

    钱从哪来?去年11月,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印发《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等投融资创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财政投入、主体自筹和金融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亩均投资标准达到3000元以上。

    金融资本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变得顺理成章。任务安排表上,攸县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52万亩,其中纳入投融资任务的有1.46万亩。

    “1.46万亩,我们做;每亩3000元,我们投。”“提亲”看“聘礼”,金垚公司总经理黄卉,表达出满满的诚意。

    她的底气在于,金垚公司背靠市资源投资集团,拥有丰富的土地整理和工程管理经验,业务对口。另一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预测,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以高标准农田为代表的乡村建设领域,投资需求有近15万亿元,这将是一个风口。

    丈母娘挑女婿,也得横挑鼻子竖挑眼,何况是高标准农田这个投资规模大、考核要求严的民生项目。攸县副县长邱铁勇疑惑,公司投钱从哪收回成本,又谈何盈利?

    金垚公司的项目团队描绘出一幅“回本盈利闭环图”。高标准农田建成通过验收后,会新增产能指标和耕地指标,两者皆可进入市场交易。比如,市区项目建设中涉及征占用耕地的,就可以在攸县购买耕地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新增产能指标每亩能有40公斤,每公斤能卖30元钱,而我们公司具备特许经营权。”金垚公司项目团队负责人补充说,耕地占补平衡,除了补数量,还要补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来源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关键。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分粮担心,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调整、质量把控等,如何与主管部门保持一致?

    “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组建本土施工团队,接受主管部门监督。”黄卉逐条阐述公司的构想。

    事实上,攸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走在全市前列。去年,攸县与省农发行等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争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贷款1.59亿元,该模式被纳入省农发行创新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案例。

    融资创新,让农田“美妆”心不慌。邱铁勇尤其关心选址:“不能挑‘肥’去‘瘦’选地,要考虑土地开发的可持续性”……

    这场“相亲会”开到中午一点半,草拟合作框架协议后,才尘埃落定。

    【记者手记】

    要敢“过河”,更要会“过河”

    攸县是我市产粮大县,有基本农田71.8万亩,提升耕地质量任重道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引入金融资本,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攸县展现出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魄力。

    干事创业要有胆量。长期以来,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难以得到金融资本青睐,但只要打通了“回本盈利闭环”,钱景远比现象中美好,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拿出“过河”的决心和勇气,用好“过河”的办法和实招。

    当然,融资创新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蛮干,也不能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随意。稳而有方、稳中突破、稳进取胜,才是成功之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