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三位新时代“雷锋”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建军(右一)和同事在打捞河中垃圾。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罗琼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60年来,从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雷锋精神所象征着的大爱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进取的锐气、信仰的力量,一直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滋养。它超越时空,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精神火炬,照亮砥砺奋进的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经过层层评选,近日,株洲军分区在广大官兵和民兵中,评选出了11位学雷锋先进个人。本报特推出其中三位新时代“雷锋”的优秀事迹和感人故事,以弘扬雷锋精神,让爱泽被株洲。

    故事一

    荷塘区民兵应急连炊事班班长谢恩:

    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点滴

    做力所能及的事,帮更多的人

    “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做到感恩的人。”小时候,谢恩曾问过父母,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么一个特别的名字?得到这样的回答。

    1998年入伍的谢恩,现在是一位国家职业资格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公负伤,被评定为九级军残,2006年12月退役。多年来,谢恩将父母的话牢记于心,付诸于行,被身边人誉为“活雷锋”。

    雷锋精神,首先是奋斗与担当。2006年,从部队退伍后,谢恩选择了创业,跑过销售,干过苦力活,开过小饭店,起起伏伏历尽艰辛。2014年,他开办了株洲市南洋职业技术学校,培训餐饮人才。

    “招生困难,就上街宣传、到农村走访农户家庭;交通困难,就开车免费接送学员;资金困难,就想法子开源节流、省吃俭用。”就这样,谢恩逐一克服了无生源、无资金、缺场地的困境。在自己的奋斗及相关部门、战友、亲朋的帮助下,他的培训学校渐入佳境。

    走过别人搭的桥,自己也应该为社会铺条路。来学校深造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近年来,学校累计减免学费100余人次共80余万元。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谢恩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茶陵、炎陵偏远乡村,免费为当地提供就业和专业培训4000余人次,为荷塘区困难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200余人次。毕业的学员如今遍布全国餐饮行业,还有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创业就业的。

    在谢恩的带领下,南洋学校先后获评“荷塘区扶贫帮困先进党支部”、市区两级社会组织“标杆党组织”等荣誉。

    作为退役军人,爱军拥军情怀深入谢恩骨髓。2019年,荷塘区人武部从全区1.2万余名退役军人中,挑选10位优秀老兵成立红色故事宣讲团,谢恩被选为代表。他利用业余时间,精心撰写教育提纲,深入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数十次。2021年底,谢恩被任命为荷塘区民兵应急连炊事班班长。

    “只要是部队的事情,我一定毫不含糊。”每次集训,谢恩都是最积极的。疫情期间,谢恩还发动学校党员和退役军人组成突击队,连续20多天奋战在一线,深入各小区协助维护秩序、开展核酸采集等工作,为18个小区无偿配送生活物资,为防疫工作人员捐赠食品300多份。

    “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身边的更多人。”3月2日,谢恩被株洲军分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他说,自己将坚持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眼里有光,与大家一道共同续写雷锋精神的时代之光。

    故事二

    天元区民兵应急连副连长王斌玉:

    立足岗位续写雷锋精神

    他将婚礼搬到了比武现场

    2021年10月27日,是一个让王斌玉终生难忘的日子。

    作为天元民兵代表,当天,是株洲军分区组织的民兵集训比武竞赛的日子,也是他与女朋友选定的婚礼日期。面对两难境地,怎么办?王斌玉在取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后,主动请缨,婚前的一周继续参加封闭式集训,婚礼则挪到了比武选拔赛结束以后。

    当天,王斌玉代表天元区民兵代表队摘得军分区团队比武桂冠。比赛结束,来不及掸落迷彩服上的泥土,他便手捧鲜花走到新娘面前大声求婚,在战友和亲友们的祝贺与喝彩声中,他左手牵着新娘,抬起右手向大家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左手牵你,右手敬礼,家国都在我心中。”王斌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网络点击量超过百万人次。

    这是王斌玉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传承的普通一幕。“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我将传承榜样力量,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王斌玉2013年入伍,服役于驻港部队,次年在部队入党。在部队,王斌玉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学员、军事训练尖子、军事训练全优兵,代表部队参加技术比武3次获旅嘉奖。2018年,王斌玉退伍,但他再次选择了迷彩,成为一位民兵。

    作为军人,必须有召必回,回之能战。2019年7月,天元区、攸县遭遇重大洪灾。王斌玉被派往一线支援抗洪,他驾驶冲锋舟连续几天穿梭在抗洪现场,为群众及时送上水和物资。面对被漂浮物撞击等危险,他毫不畏惧,跳到水里背着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以及儿童转移出危险地区。他还积极参加“雷锋在心,文明同行”等主题活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关爱敬老院老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森林灭火、铲冰除雪、环境保护、练兵备战和急难险重任务……

    “始终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冲在一线,体现了基干民兵退伍不褪色的光荣本色。”株洲军分区相关负责人说。

    因为表现突出,王斌玉先后获评“湖南省最美民兵”“天元区道德模范”等荣誉。

    故事三

    醴陵白兔潭镇民兵应急排一班副班长李建军:

    守护江河碧水

    做维护家乡生态的最美“清洁员”

    在醴陵白兔潭镇澄潭江上,经常能看到几位穿着救生衣、迷彩服的中年男子站在江中小木船上,用捕鱼网兜、钳子从河里打捞垃圾,微风翻起他们的帽檐,额头汗珠清晰可见。他们,就是白兔潭镇的义务打捞队队员,李建军则是这支队伍的队长。

    这个义务打捞队成立于2014年底,最初的成员仅有长庆村村支两委的几名干部。2012年,李建军从部队退伍。2016年,他放弃长沙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知道村里有个义务打捞队时,他主动请求加入。

    “当时看他年纪轻轻,觉得他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他能坚持下来,还把队伍给带起来了。”李家波说,当时,江面上时常漂浮着各种垃圾,有些河段甚至分不清是河流还是垃圾场,场面触目惊心。

    “我作为民兵连长,我必须带头管,带头上。”打捞队成立之初,硬件设备落后,面对顽固的垃圾淤泥,李建军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子,一点一点用手抠出来,闻着刺鼻的气味儿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工作量大,还得在垃圾边上解决午饭。“一开始,每次打捞完垃圾回家都得恶心好几天。但是现在,我锻炼出了一个铁打的胃。”李建军说。

    在李建军的带领下,村里几个熟悉水性的民兵主动来帮着李建军一起清理河道,慢慢地,义务打捞河道的队伍壮大了,从两三个人,到八九个人,现在稳定在20人左右。打捞范围也从家门口的河道垃圾,扩展到水库泄洪整治、死猪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水岸线修复、打击捣毁僵尸船等一系列水上打捞工作,长期担负共计78公里水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解决河道垃圾源头难题,必须先解决村民根深蒂固的习惯。为此,李建军带领民兵应急连成员,深入各户听取意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并通过村村响、村组微信群、民情恳谈大走访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防治污染。村民们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我想丢就丢,你管得着吗”变成了“还是干干净净住着舒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澄潭江的面貌焕然一新,河面没有了明显漂浮物,河水水质由以前污浊不堪的劣5类达到现在的优质水平,在全市河长制考核中,白兔潭镇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坚持每年定期走访慰问和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户和留守儿童,助力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和完善家庭设施20余户,通过产业牵引、就业帮扶等方式,帮助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

    “我不是雷锋,但愿意学雷锋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将毕生力量都奉献给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李建军说。

    【记者手记】

    雷锋精神

    永不过时

    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每个时代都涌现了很多英雄,为什么我们还要锲而不舍地学习雷锋?

    雷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壮举,之所以成为中华美德的文化标识,是因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将远大理想融入实践,以平凡小事铸就伟大,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

    做好事不必惊天动地,点滴即可成行。学习雷锋的价值恰恰就在于“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