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家味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共享厨房”内,志愿者言小毛与正在炒菜的患者陪护人拉家常。记者/邹怡敏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刘晓欢 刘艺锋

    3月2日下午4时,渌口区人民医院食堂旁的“共享厨房”又开始上演锅碗瓢盆交响曲。屋内,有人淘米洗菜,有人炖汤煮粥。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弥漫着馋人的食物香气。

    “厨具、电器、调料免费用,自己只要带米带菜来。我在这里做了几天饭了,感觉很方便。”正在厨房里炖鱼的谢翠兰家住天元区雷打石镇,丈夫住院后,73岁的她原本既担心外面的饭菜不合口味,又担心自己要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如今“共享厨房”解了她的难题。

    渌口区人民医院日均住院病人近500人,其中有不少是周边县市区的,患者的个性化饮食需求不同,有的病人反复住院、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点外卖开支大。

    去年1月,渌口区人民医院选取食堂附近的一块空地,用板房搭建成厨房,并接通水电;渌口区民政局倡导区慈善会拿出部分资金,添置了厨具、空调、冰箱、抽油烟机、消毒柜、调料等,免费给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家住龙船镇赤石村的易吉忠今年64岁,是一位“五保户”,因患糖尿病,经常要住院。这次,他和另外3名一同住院的“五保户”老人搭伙,每天中午、晚上在“共享厨房”做饭,交流病情,互相鼓励。“糖尿病要特别注意饮食,自己做饭更健康。”易吉忠说。

    “共享厨房”的出现得到越来越多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认可,来“共享厨房”做饭的人由最初的日均2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约40人次。

    人多了,“共享厨房”却一直有序运转着,这离不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好香呀,做了什么菜呀?”“来,我帮你!”下午6时,渌口区博爱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言小毛准时出现在“共享厨房”,她热情地和患者、陪护打招呼,解决他们遇到的小问题。

    “待厨房没人后,就检查一下调料,少了就补上,然后清洗煮饭锅,擦拭抽油烟机,整理使用登记表。”言小毛住在离医院4公里外的地方,她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早晚各跑一趟。

    “我们的专职志愿者负责‘共享厨房’的运营和管理,每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渌口区博爱志愿者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张云峰介绍,专职志愿者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下,竭尽所能为家属和陪护提供服务,如指导使用电器、帮助老人做菜等。为保障安全,厨房还配置了灭火器、监控摄像头,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远程查看厨房情况。

    “志愿者们很有责任心,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做饭环境。”61岁的陈若顺长期在医院做陪护,她见证了“共享厨房”带来的改变。“在志愿者的感染下,大家也主动维护厨房卫生,注意关水关电。”陈若顺说。

    一年多来,除了春节和疫情期间关闭了2个月,“共享厨房”累计服务近5000人次。大家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味,也收获了与疾病抗争、勇敢前行的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