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必须靠细化服务群体,延伸服务项目。】
新手妈妈想做乳腺疏通,手机上“下单”,就有市妇幼保健院的专科护士上门提供服务。出于成本、身体情况等考虑,眼下选择居家护理的人越来越多。“网约护士”从设想走向现实,有助于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亿人,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00万人。以往,腿脚不便的患者、老人去医院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全家上阵,抬轮椅上下楼,帮着排队挂号、缴费,劳心劳力。很多时候去医院,可能只是做简单护理,处理创面、换针头等。如果有护士上门护理,对于患者以及家属来说,将大大减轻负担。对于一些不愿意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高龄失能老人,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还可以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如今,我市各大医院推出的网约护士服务还局限于上门输液、打针、换药、导尿、吸痰、拆线、产后护理等一些风险较低、操作简单的项目,服务对象也主要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
如何让“网约护理”更“有约”?笔者认为,必须靠细化服务群体,延伸服务项目。
不妨效仿国外做法。例如,在澳大利亚,网约护士除了能上门为病人包扎伤口、进行哮喘测试、注射疫苗,还开展患者教育,通过传授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护理知识来让人们长久受益。瑞典有专门的糖尿病护士上门服务,会向新病人介绍糖尿病知识、发放糖尿病教育手册,教授血糖仪使用方法,并且会定期通知病人复查、安排医生到社区做眼底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