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阶书院,被遮蔽的历史烟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八团大英分水坳是一个位于茶攸交界的小山村。几栋依山而筑的房子,掩映在青翠的树丛中。一座瓦楞青砖被岁月剥蚀得摇摇欲倾的老房子,兀立在蓝天下,与周边的民居形成强烈反差。只有那突兀在风雨中的危椽与飞檐,衬画出来的建筑物的形制,依旧显现着一股威严,似乎在诉说它当年的辉煌。走近前去,可以发现,在这个建筑物后面的坡缘上,矗立着两根约一米高的方形麻石石柱——人称“桅杆”的“旗杆”石,石柱上刻着“黄昌峻立”四个两寸见方的楷书字。这建筑物就是黄氏家祠,清代的云阶书院,前清举人黄昌峻就是这所书院的创始人和掌教。

    然而在《历代茶陵书院》等介绍茶陵书院历史文化的书册中,却没有介绍云阶书院,黄昌峻的事迹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下。本着溯本探源的初衷,笔者两次探访大英田,采录《八团乡志》及黄氏族谱中相关的文字材料,结合清代的历史背景作了一些考察,试图还原这所被遗忘的书院及其创始人的种种。

    ●黄氏族谱里的记录

    分水坳这个小山村多数姓黄。黄氏在大英算不上大姓,1993年《八团乡志》载:“(小英)黄氏于乾隆庚寅(1770)盛章由江西赣州府长宁县迁居分水坳,现16户,男38人,女35人。”但该氏在清代却是旺族,只因为该家族在当地办学80余年。掌教是从一个贫困人家走出去的学子,被清廷敕封正五品官衔,故名声大噪,曾经引得茶陵、攸县子弟前来向学。

    八团乡志《历史人物选登》有黄昌峻的资料介绍:“黄昌峻,号云阶,八团乡小英村分水坳人,道光元年(1820)。幼时颖悟,才思敏捷,读书过目不忘,家贫,受里人赏识,纷纷解囊相助,得遂其志。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江西乡试中举人,会试四次,留京一年,圣恩勅授文林郎,钦加国子监学正五品衔。任江西永宁龙江书院掌教一年,赣州长宁石溪书院掌教一年,嗣后归里,绝意仕途,官府三召三谢,倾心于桑梓教育事业。因其品学兼优,攸茶学子从学者众。光绪二十年(1894)殁,享寿七十四岁。”

    在黄氏家谱中也有相类似记载:“名宗三子世崧,讳昌峻,号云阶,行三,敕授文林郎,钦加国子监学正五品衔。由府廪生同治甲子科(1864)江西乡试中式一百一十二名举人,会试四次,留京一年。品学兼优,茶攸士子从游者甚众。在吉安永宁县龙江书院掌教一年,又在赣州石溪书院掌教一年。”

    上面这些貌似简洁的信息,似乎透露出某些玄机:一是湖南人到江西乡试,原因何在?二是“会试四次,留京一年”蕴含的信息量很大,既是黄昌峻与命运的拼搏,又是现实的无奈。三是“绝意仕途,三召三谢”透着古怪:前有四次拼搏,后又隐居不出,服务乡梓教育,原因何在?四是当地人称黄昌峻旧居屋前的两根麻石石柱叫“桅杆”,难道与行船有关?

    ●江西中举与黄氏家族渊源

    谱牒记载,黄昌峻是参加江西乡试中举的。黄昌峻本为茶陵人,何以到江西乡试?

    清代举人参加乡试,遵循“分区定额,原籍应试”原则,到非居住地应试,则称为“冒籍”,是违法的。但有一个情况可以例外,这就是“寄籍应试”。据大清法典,考生因其祖父、父亲流落在外地超过20年,且在寄籍地有房产、田产,或已在当地安葬有祖父、父亲的坟墓,以兹证明落籍。考前通过当地官府向上呈明批准,就能在寄籍地应考。黄昌峻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到江西应试。

    查黄氏家谱,黄氏系上古传说人物陆终后代。陆终之后有孙南陆公兄弟三人受封于黄,因以国为氏,后为楚所灭,其后裔始南迁,进入楚地。战国时,黄歇(前314年一前238年)为楚相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唐代之前,歇公后裔辗转迁徙于湖北鄂州(今武昌)、河南析州、陈州、光州,湖北蕲州,福建的延平、南剑等地。至化公在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今江西抚州)龙池乡二十七都双井头落足,开宗立派,是为南丰双井黄氏开基祖,也是黄昌峻这一支的祖先。

    化公后裔各有迁徙,其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据《黄氏族谱·黄氏源流记》载:“化、井二公之脉棋布星罗,纷纷不一,迁徙靡常,随处有之。盖我化公之裔居于萍乡后迁徙吉安莲花厅及攸邑等处,惟我井公之裔徙迁靡常,各择其居,处处咨询,居茶城者广,住攸邑者多,而且莲花、萍乡亦有居焉。”由此看来,广泛分布于吉安、萍乡、攸县、茶陵者,皆化公、井公二人后裔。大英黄氏裔孙盛章在乾隆庚寅(1770)由江西迁来开基,恰好在乾隆时的江西填湖广时期。旧时,世家望族,人丁繁衍快,而一地资源有限,往往要求子孙离土创业开基,这是一种常态。客家沿山而迁,是典型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1820年黄昌峻出生时,大英黄氏已经迁来五十年。据《八团乡志》记载,至少在黄昌峻中举前,其家境贫寒,当地村民热心助学,“解囊助学”才完成其学业。黄氏在茶陵的家境贫穷,势力平平,但其家族在江西却是世族,在当时应该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黄昌峻寄籍祖地参加应试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会试四次,留京一年”

    黄昌峻“会试四次,留京一年”似乎透露出清代举子对科举考试的醉心与执着,代表着当时的一种世俗的人生价值观。

    黄昌峻家境贫寒,要在京城生活一年,首先涉及的是生存问题。清代的学子在考取举人后,地位上升,但没有实际收益。一般如果功名无望,往往以教书为生。如果没有江西黄氏家族给予他足够的支持,恐怕也难以支撑他在天子脚下的巨额花费。虽然参加会试的考生每年的旅费由朝廷报销,但生活费也是个大花销。

    史载,清代名臣曾国藩1834年参加会试落榜,因1836年为太后的六十大寿,朝廷会另加一次考试,叫“恩科”。于是他留京一年参加恩科考试仍落榜后,盘缠耗尽,只好借盘缠回家。黄昌峻留京一年是谱牒所载,当为真事。按清制,每逢丑、辰、未、戌年为会试的时间。他1864年(甲子)中举人,那么他第一次参加会试的时间至早是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之后的会试时间分别是1868(同治七年戊辰)、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1874(同治十三年甲戌),期间没有恩科。至光绪1876年(光绪元年丙子),因光绪登基才有一次恩科,一年后,1877年(光绪二年丁丑)又是正科。

    按此推算,如果黄昌峻留京一年是诸如曾国藩那种情形,那应该是1876年到1877年为免除旅途劳顿和往返费时“留京一年”。如果没有参加恩科考试,那么留京一年,又当是另外一种情况。若前一种情况存在,那么黄昌峻在五次正科中应有一次缺考。

    ●“三召三谢”隐居办学

    黄昌峻官授五品,若愿意在朝廷效力,自然不会回乡甘守清贫。清朝官员有候补制。但黄昌峻却只选择了山长(校长)。前有十多年执着科考,后有隐居不出,甚至三召三谢,安于乡梓教育是何故?

    黄昌峻选择当山长极有可能是迫于财力匮乏。黄昌峻四次会试,留京一年,所费甚巨。仅舟车费就为数十两之巨,这对农家子弟,确为天文数字。此外,还有雇人付费、食宿,处处费银。有钱人出门,须有书童,断不让书生孤身上路,或请武师,沿途保镖。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其费用更非比乡下僻壤。且一连四年往返京城,即便有宗族襄助,也恐难支撑。在此种情形下,迫于口腹之需,黄昌峻不得不收起功名之望,脚踏实地,为生存而奔忙于西席之间。

    黄昌峻任职的两所书院都在江西,龙江书院和石溪书院都是省内较为有名的书院,龙江书院更为江西四名院之一。在龙江书院历任掌教中确有黄昌峻之名。该院在江西井冈山市龙市镇,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资修建,据说为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因面临龙江河而得名。

    黄氏自盛章、盛瑞在由江西赣州府长宁县迁居分水坳,家族渐有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之势。而后裔的繁荣给家族带来了诗书传家的可能。开基祖盛章公本身也有一定文名,族谱称其“敕封文林郎”,其子名祖、名宗(黄昌峻的父亲)皆为“例授文林郎”。按古制,帝王自上命下,称为“敕封”,“按例授予”称为“例授”,文林郎相当于正七品的文散官。从这一点看来,自盛章这一代往下,也算是“诗书传家”了。

    按儒家的经世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种境界,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若不能治国平天下,则以修身齐家为要。因此,黄昌峻退隐办学,当为理智的选择。一则他虽为“敕授文林郎,钦加国子监学正五品衔”,但文散官终究是个赋闲的官职,与他所追求的“达则兼济天下”相去甚远,因此,退而独善其身,当为明智的选择。二则,家族已隐有发达之势,家庭成员众多,家族遍布茶攸两邑,与其当个龙江书院的山长,名声在外,不如回归家族,掌教家塾,培育后人更利于家族的兴盛。三则黄昌峻少年求学,曾受大英田父老恩惠,服务乡梓,是回馈乡情的最好方式。所以,他放弃掌教优遇,回乡办学,当为振兴家族、报效地方的一种彻悟式的选择。于是,我们不难解读黄昌峻先执着科考,后安于乡梓教育的原因了。

    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黄氏家训。双井黄氏家训有八则:明孝悌以敦人伦;教诗书以光门闾;崇礼仪以序尊卑;别男女以正闺门;尚勤俭以厚衣食;戒游赌以败名业;崇祭祀以报祖德;施恩爱以贻亲族。黄氏八训将“教诗书”放在第二位,可见黄氏把耕读传家中的“读诗书”放在首位。这是客家崇尚儒家价值观的表现。

    黄氏家族有隐世的传统。井公在七十大寿时,也曾对后代示下诗训。诗前有序:“大用公之子太安,奉饬南征大功。赘为驸马,诏封井公金紫禄大夫、大柱国。”是说其孙儿太安(大用之子)奉皇命南征,大胜立功,喜沐皇恩有感而作。诗曰:“书罢吟哦记此篇,我今归隐乐悠然。椿萱堂上难追慕,桂萼阶前竞秀妍。霜鬓尚沾金阙泽,紫衣犹惹御炉烟。苍天不负男儿志,辅佐江山亿万年。”

    诗中满是功成身退的悠然、双亲在堂的陶然、兄弟和睦的乐然,当然也有尊崇尊长、垂爱后昆的孝悌精神和一生勤谨、忠君报国的情怀。

    尚诗书重教,修人伦齐家,是黄氏家训的中心,它构成黄昌峻一生的行为准则。这种精神与客家人的儒家文化节操一致,是茶陵地方文化传承中的瑰宝。

    最后说说“旗杆”。此旗杆非为塾学之旗杆,实为功名之旗杆。按清制:一、科举考试中考上可以入国子监深造的贡生,或副贡,甚者官方资助的秀才都可以立旗杆,但旗杆上没有安装“旗斗”;二、乡试中考中举人者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有一个“旗斗”;三、殿试中考中进士者可以立两个“旗斗”的旗杆。如果考中状元,家乡就可以立起三斗的旗杆。如果祠堂前立起了四斗旗杆,应是本族子弟中有人受封赐为朝廷一品高官了。立旗杆的目的不是家庭为了炫耀,而是为了鞭策后人仿效。因此,黄昌峻旧居路边上的麻石柱应该是“功名旗杆”。

    总之,黄昌峻及云阶书院是藏在深山里客家文化的瑰宝,是庐陵文化对茶乡地方书院文化浸润濡染的产物,代表了茶乡耕读文化的传承,值得大英村和茶乡人好好挖掘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