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带动农户年收入300多万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理】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事】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兔年到,晒愿望。“产业发展要更好,群众收入要更高,老百姓日子要越过越红火。”这是芦淞区白关镇龙凤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川的兔年愿望,也是他对自己工作立下的新目标。

    张川所说的产业是白关丝瓜。龙凤庵村是白关丝瓜“一带一环”规划的正中心,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张川带领村“两委”班子兢兢业业,土地经营权由分散农户到集体统一转变,对农户弃耕撂荒的闲置土地以集中无偿流转的形式交还村集体5年,由合作社进行开荒复垦,优质水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整合,总面积1300余亩。

    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白关丝瓜种植产业,龙凤庵村在规划中心区域打造第一个自主产业园区。合作社种植白关丝瓜40亩,带动180余户农户成片连线种植,形成了一条种植面积近300亩的白关丝瓜产业,年产量达240万斤,产值近400万元。

    “没有旅游资源,没有民宿农家乐,窝在群山里的小山村,如何发展?”张川一度苦恼,不过也正因为此,村庄保留了绿水青山和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龙凤庵村很适合打造集研学教育、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巧借东风,乘势而上,龙凤庵村把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打造了“红色文化馆”,重现“毛泽东在龙凤庵”的红色故事。结合已有蔬菜基地、葡萄采摘基地等业态,形成集彩米生产销售、蔬果采摘、稻荷观景、餐饮娱乐、村部红色文化展馆为一体的轻型农旅产业生态,带动乡村经济活力和乡村生态环境提升。

    【释】

    从一个“只会种地”、籍籍无名的小山村,到成为乡村旅游综合体,近几年,龙凤庵村实现了发展上的大跨越。这一切,肇始于村“两委”引导发动农民,顺应时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村庄还是那些村庄,人还是那些人,可思路变了、资源整合的方式变了,村集体经济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如今的龙凤庵村,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去年,龙凤庵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入流水达130余万元,全年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农户收入达30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