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翘陂百年风雨沧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熬制饴糖的作坊(网络图)

    王厚成

    宏翘陂,又名宏市,坐落在攸县网岭镇攸水河畔,原本是个小地名。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初识这个地方时,不过方圆几百平方米,可就是这样一座山地丘陵地带随处可见的小山陂,却因一个码头和一条小街让它享誉大半个攸州,成为县内外知名之地,可谓“高山响鼓——有鸣(名)在外。”

    宏翘陂得名由来

    宏翘陂之得名源于一座陂和桥,据《攸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邑人王赵二姓在这里倡修了一座陂,陂建成后,取名王赵陂,并订有“王家陂长赵家令”之规,即陂长由王姓担任,行水凭赵家发令。于是,人们在陂下横江而过架设一座大木桥,把此地称为“横桥陂”。后来,有文人认为“横桥”二字不雅听,看到桥上有十个木墩,桥板也宽大,堪称县内之大桥,便切其宏伟翘首之意,把地名更为“宏翘陂”,并一直沿用至今。

    就是这个地名,后来被当作了行政区划的大名。1934年,全县分设为6个大区公所,宏翘陂被冠之以“宏翘镇”之名,辖8个都的61个自然村落。1947年,全县分设12个乡(后又改设为14个乡),均冠以“宏翘乡”之乡名。

    热闹的码头

    宏翘陂地处攸水中游河畔,因河里通航,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一个航运码头,每天有十多二十只小船和一些小竹木排停泊于码头边。后来攸醴公路修成,码头岸上又靠近公路,更是个水陆交通的结合部,码头的买卖便更多了起来。

    河下岸上的物资大多是上游黄丰桥、峦山、兰村、柏树下运来的竹木、土纸、木炭、攸饼铁及其他农副产品。有的拨给下游船只,走洣水湘江之水路,直奔长沙湘潭,有的转至网岭车站,货达醴陵、浏阳。

    如此一来,这里的船员,搬运工、老板、生意人纷至沓来,加上码头上的住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弹丸之地,人流不断,少则几十,多则百余,簇拥码头,互为生计。观码头之热门场面,有人比作这里是攸县县城的“小南门”。

    繁华的小街

    码头建立的同时,小街也在逐渐形成。为了满足人流物流的需要,众多的小店铺争相开设起来,有小作坊,也有小加工厂,有打尖的小客栈,也有卖散装酒的小酒店。小作坊加工黄豆腐、油豆腐、打豆芽,小加工厂自己熬饴糖,制作麻糖、麻饼、冻米糖等攸邑零嘴。小酒店一方面自己酿造土白烧,一方面又经营东乡的原坛酒和江西的老三花。晨起店门大开卖早点,夜间灯火通亮销夜品,形如小集市,故又有宏市之称。那些小酒店门朝码头,除了打小广告,店老板还不时摇晃着小酒壶,嗓门朝着码头下高喊:“伙计们!累了吗?来!来!来!喝上几口,潇洒潇洒!”逗得挑夫们慌忙放下扁担肩挑,你欢我笑地拥进店来。

    慢慢地这里成了繁华的“丁”字街,东西相对,东短西长,约五六百米长,横通北面,直接码头,约两三百米长。街铺都是砖木简房,几扇木板门通开,东、北街面多为饮食,西街下大多为简陋的小客栈。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厂里公务到此,鄙人也曾在这里住过几晚。

    新式的糖坊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陆路交通的日渐发达,宏翘陂的码头、闹市在时光的淘换下日渐没落,终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宏翘陂毕竟曾经繁华,过往的辉煌仍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并时不时地泛起涟漪。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上码头住户罗家康想起前辈开小作坊的情景,又邀拢其他五户农户,于1981年开办家庭小糖坊。男人们农忙务农,农闲时则到糖坊作业,女人们一面在糖坊打打帮工,一面利用糖类副产品发展家庭养猪产业。小糖坊自制饴糖原料,生产麻糖、麻饼、冻米糖等副食品,产品一时畅销县内外市场。除此之外,他们还创新销售模式,附近农家可用大米来换糖,大人小孩食用和临时待客都很方便。既受群众欢迎,又能加工原粮,市场反馈效果显著。

    由于小糖坊是当时时代大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县里多次组织参观学习,中国农科院主办的《农业科技通讯》也曾发文总结其六个好处来大力推广……如今,小糖坊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可上了年岁的宏翘陂人提到这些,话语里仍是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