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成“大象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通讯员/刘婷) 家住芦淞区的邓女士3年前因“卵巢肿瘤”行综合治疗,2年前出现右下肢肿胀,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在外院求医时被诊断为下肢淋巴水肿。四处求医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邓女士来到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妇科就诊。

    目前临床上针对这一类术后并发症多采取手法淋巴引流、多层低弹力绷带包扎、功能锻炼和自我皮肤护理的综合消肿疗法,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可改善和预防淋巴水肿和充血,但治疗时间较长。

    省直中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兼妇科主任张伶俐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其带领妇科团队为邓女士制定了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通过辨证论治予以中药口服并配合中医外治法。10余天的积极治疗后,邓女士右下肢的淋巴水肿明显减轻,她右大腿围由原来的70厘米缩小为62.5厘米,右小腿围由原来的45厘米缩小至38厘米。

    什么是淋巴水肿?

    张伶俐介绍,淋巴水肿是机体某些部位的淋巴液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导致的局部组织水肿。目前,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肢体淋巴水肿是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常见表现,而下肢淋巴水肿,也就是生活中俗称的“大象腿”,其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病例数也在逐年增高。有关研究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相关淋巴水肿发生率为5%至47%。

    淋巴水肿的临床表现

    早期淋巴水肿呈凹陷性水肿,局部苍白,温度减低,休息或抬高患肢可以减轻;随后脂肪硬化、皮下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而发展为非凹陷性水肿;后期会导致皮肤出现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故又称为“象皮肿”,常见于小腿、上臂、生殖器和颜面部等。

    为什么妇科肿瘤术后会出现淋巴水肿?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常常会清扫腹股沟、盆腔等处淋巴结,术后放化疗,也对残存的淋巴结造成了二次损伤。这些淋巴结恰巧是回流下肢淋巴液的中继站,淋巴结清扫则导致淋巴液在下肢淤积,从而出现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治疗

    淋巴水肿是一种逐渐进展性疾病,早诊、早治是关键,淋巴水肿发生初期,治疗效果最佳。早期进行淋巴水肿预防干预,可有效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而及时规范地进行淋巴水肿治疗,有助于淋巴水肿有效缓解。

    省直中医院妇科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在短时间内既能取得很好疗效,又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获患者肯定。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