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促振兴,“新新”向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谭雪平 凌琳

    春天款款而来,风姿里蕴藏时光的沉淀。

    最近,2022年度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四个十佳”名单公示,头一个名单就是“十佳创新案例(典型做法)”。

    回首去年,市乡村振兴系统纵深开展“乡村振兴创新年”活动,创新确实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守底线、促振兴,株洲摸索了哪些创新做法?

    听记者为你细细道来。

    ●创新机制,“比学赶超”加速跑

    创新的号角,去年初就吹响了。

    2022年3月,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工作会议召开,号召瞄准“全省前列、全国出彩”的目标,以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干出让别人抄作业的经验样本”。

    这是深思熟虑后的部署,会上还贴心地提示了创新的方向,包括创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模式、创新实施消费帮扶等八个重点。同时,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先行先试。

    市乡村振兴系统层面,2022年完善并创新实施了四大机制:“4+1”督查考核、现场推进会、项目资金备案与干部能力提升机制。

    这些机制有的发挥了“鞭子”的作用。

    比如“4+1”督查考核机制,它变“期末考”为季度督查考核与年底总评,激发了“功在平时”的自觉。“每个季度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考核结果还会公开通报,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责任意识。”茶陵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的机制助推了“赛马”的效应。

    如现场推进会机制,它以“一季度一主题、一季一现场会”的方式,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采取“看学议”的方式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相关工作走深走实。“这项工作哪里做得好,就去哪里开现场推进会‘看学议’,很好地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株洲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市乡村振兴系统扎实推进,建立了干部能力提升机制,旨在以干部能力“勤充电”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盘点去年全市乡村振兴系统的学习培训,政策业务“大培训”、典型案例“大讨论”、干部技能“大比拼”等,都是“大手笔”。

    “一言以蔽之,一系列学习培训基本实现了乡村振兴‘关键力量’全覆盖,也全方位提升了乡村振兴干部的能力水平。”上述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

    ●有的放矢,创新成果亮点多

    创新号角吹响,各县市区纷纷使出“撒手锏”。

    一年过去,透过正在公示的“十佳创新案例(典型做法)”,可一窥株洲创新方式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创新案例(典型做法)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市级层面和县(市)区层面的创新兼具,几乎涵盖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个方面。

    有的创新案例来自具有开创性的项目,比如全市层面的《村电共治便民服务 电力满格赋能乡村振兴》,就是株洲探索推进“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的结晶。2022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村电共治”机制,将电力工作纳入村务常态管理,推进了乡村电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目前,电力便民窗口实现全市1388个村(社区)全覆盖,服务半径由25公里缩短至1.5公里,助力全市兴办乡村小微企业2200余家,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

    有些创新是工作机制方面的,比如攸县的《发挥专班作用 以会战姿态推进乡村振兴》,经验是将“乡村振兴大会战”纳入全县“三大会战”,并成立“乡村振兴大会战”指挥部高位推进、“挂图作战”。

    有的案例针对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比如茶陵县的《“三清三小”创建 引领乡村蝶变》,以及攸县的《多维度综合施策绘美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攸县实践”》等。其中,茶陵县在总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基础上,构建政府、集体、农民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推出“三清三小”(清垃圾、清淤泥、清杂物、小菜园、小果园、小庭院)秀美庭院创建活动,靓丽了乡村环境,典型性、可复制性都很强。

    此外,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治理、做实产业帮扶助力农户增收等方面,我市也探索总结了相关创新经验。

    ●推陈出新,盘活资源有突破

    创新,往往是在现有基础上深看一层、再进一步。

    纵览2022年我市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也体现了盘活存量、激活变量的鲜明特点。

    荷塘区的创新案例是盘活存量资源的典型。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荷塘区乡村振兴系统的广大干部。2021年底,一次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有人建议“充分利用本区资源,助力本区经济发展”,在现场获得不少人的支持。

    一番调研与探索,荷塘区形成了《农校无缝对接 打造农业产业孵化器》的创新案例。简单来说,是出台专门的农校对接规定,将本地食材与学校供需两端结合,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扶持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目前,这种对接覆盖该区16个学校与部分机关食堂。依托这种对接产生的市场,荷塘区又成立农业产业协会,打造了农业产业的孵化器,形成多赢局面。

    激活变量开新路,炎陵县在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突破。

    概括地说,炎陵县以党建为引领、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探索出了一条“县级统筹、乡镇引带、村级落实、群众参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这种模式里,县级成立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引领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村级合作社。

    得益于这个整合县、乡、村三级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化平台,“一村一策”发展集体经济有了支撑,炎陵黄桃、炎陵白鹅、茶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了底气。数据显示,2022年,炎陵黄桃种植面积9.6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0亿元,3.6万名桃农人均增收1.2万元,通过炎陵黄桃销售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达400余万元。

    创新思路方法谋振兴,株洲欣欣向荣,前景无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