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为何归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又是南开大学的研究生,还考取了国家专利代理师证,如此优秀的人才余佳,一毕业却“反其道而行”选择回到家乡株洲,回到这个三四线城市(详细报道请见本报1月30日《“佳”人正归来》),细细想来,在笔者的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引进方面,三四线城市由于城市能级问题,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一直比较匮乏。正因如此,三四线城市更需要找到破解之道,才能在城市发展中不掉队,能够依靠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支撑起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从余佳的返乡背后来看,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首先,相比大城市的自带能级光环,三四线城市引才聚才,主要是通过产业、事业聚才,以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优势,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因此,这类城市得先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只有产业定位得准和发展得好,有相应的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产业在这个城市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产业定位,不是非得盲目跟风一些大城市在做的“高精尖”产业,而是立足实际做一些产业链配套的产业,哪怕是相对中低端的产业。这样人才才有可能在一定基础上得到满足,产业也会在这些人才的推动下,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

    再者,三四线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柔性引进为主,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挂职兼职和周末工程师等多种方式柔性引智,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流动到三四线城市。

    不只是“外来和尚会念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培养本土人才相比引进人才更为现实,应成为三四线城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