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里“迟到”的丰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沃柑快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摘除品相较差的残次果。 记者/王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1月31日,天元区雷打石镇胜利村产业基地,130亩沃柑沐浴在冬日暖阳里,一颗颗黄灿灿的果实压低枝头,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散发出诱人的果香。

    “以往农历年前就开采,今年要到元宵节后。”株洲伟吉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吉,正忙着与工人摘除品相较差的残次果、太阳果。

    土地上的收获,为何会迟到?

    冯吉道出缘由:去年,株洲遭遇夏秋连旱,土地严重缺水,一批批果树相继出现掉叶、死枝等现象,后期果实膨大、上糖等,时间相对拉长。

    冯吉的果园,在胜利村一处山坳里,山的三面被开发成二十几个梯度,每一梯都种了近200株沃柑苗。由于水源地偏远,去年抗旱期间,冯吉购买大口径管道,从几公里的渠道抽水灌溉。“一棵树,每次要‘喝’50公斤水,每次只能间隔4天。”从去年6月底开始,冯吉和工人们连续抗旱4个多月,光水电费就用了6万多元。

    按照正常情况,沃柑到第8年进入盛果期。冯吉的果园,2017年引进广西沃柑品种栽种,到去年每株挂果量有10公斤左右,但今年有些树苗挂果量屈指可数,果实大小相比往年偏小。“但甜度丝毫不减。”冯吉选了个表皮微微泛红的果实掰开,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

    即使产果量未达到预期,但对果树的保护丝毫不减。记者在果园发现,每株沃柑树根部都安插了一根两米高的钢管支架,从顶部延伸下来的纤维绳牢牢绑在挂果的枝条上,犹如一把把撑开的雨伞。“一个枝条挂四五个果,风一吹很容易从树干处撕裂。”冯吉凭经验判断,今年果园总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尽管成熟期延迟,但冯吉不愁销路,沃柑基地的忠实粉丝早已垂涎。因为皮薄汁多、口感甜柔,加上靠近城郊的区位优势,每年游客现场观光采摘就能把果实抢购一空。“为此,我们还办起了农家乐,整修了果园观光路线。”冯吉告诉记者,近期回头客的订单纷至沓来,但全面开园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