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俯瞰东富村,东富寺屋场紧邻东富寺,与其一路之隔的是百蔬园。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尹二荣 刘毅

    通讯员/陈君 袁涛林

    乡村是什么?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还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怡然?或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自信?

    600多年前,元代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想象。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寄托着人们对绿水青山、田园诗画生活的向往。

    600多年后的一个普通日子,细雨纷飞,从醴陵城区出发,驱车约15分钟,车窗外平畴沃野,山林葱茏,花草繁盛,宛如一幅水墨画,恰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里是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一片曾留下伟人足迹的红色土地,如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努力绘就一幅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村民在“振兴之路”上越走越有奔头。

    以生态起笔,绘就“绿树村边、精致农家”的山水图

    这是一个春天的上午,枝条发芽,花枝吐翠,空气中充盈着草木、泥土的芬芳。

    东富村易家池组,易大纪正在庭院里忙活。数十平方米的小院子,用砖块围成精致小菜园、小果园和小花园,红叶石楠、红檵木等绿植生机勃勃。

    见有人到来,他放下手中的剪刀,回屋搬来一把凳子,顺手递过一个柚子:“尝尝嘛,自己家种的,很甜。”

    易大纪兄弟3人相邻而居,去年,大家商量后花了10多万元,打造了眼前的新院景。“植物品种丰富,种类配置合理,观赏性强,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无论哪个季节,都有不同风景可以观赏。”易大纪自豪地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孩子们愿意回来,去年国庆节还在院子里露营。”

    “现在村里干净了,家门口的环境更要变美。”易大纪直言不讳,早些年村里宅前屋后空地杂乱无章,生活垃圾随意倾倒。

    可喜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春风吹到了东富村。

    “90多名党员带头,既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东富村党总支书记王运生说,村里以党建引领,发动村民对宅前屋后小空地进行微改造,因地制宜打造“最美庭院”。

    党员干部带头规划自家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创造美观大方、简洁利落的“小风景”。村里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并免费发放花盆、树苗和分类垃圾桶,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大家从犹豫观望到争先恐后,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的“小三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能让一地垃圾“打烂一锅粥”。2019年,东富村召开村民大会,决定建设一个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同时购置2台垃圾转运车,聘请6名保洁员分责任区域保洁,明确每户每年收取120元卫生费,让村容村貌更整洁。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村里实行积分制,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可兑换物品或冲抵卫生费。“村民的积极性可高了,去年又新建了一个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王运生高兴地说,上级拨付资金,住户进行三级化粪池改造,房前屋后闻不到臭味了。

    走在东富村,村庄静谧整洁、庭院风景如画,绿树掩映间,平坦的沥青路伸向远方,村民笑称不比城里环境差。

    以产业运笔,绘就“稻蔬飘香、虾肥蛙壮”的富足图

    东富村距离醴陵市区仅8公里,东沈线穿境而过。

    或许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附近的瓷器厂、鞭炮厂大量用工,年轻人喜欢外出务工,村里一度冷清。

    2016年,刘昭华从深圳返乡创业,成立醴陵东福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农田发展稻蛙种养,两年后又试水“稻虾种养”。

    ◀上接01版①

    “一年只养一季小龙虾,只种一季水稻。以虾养稻,以稻养虾,形成循环生态链。”刘昭华介绍,稻虾米绿色无公害,小龙虾个大肥美,颇受市场青睐。“小龙虾养殖首年投入相对较高,但当年可盈利,比种水稻效益高很多。”刘昭华直言。

    虽然东富村没有养殖小龙虾的传统,但看到刘昭华蹚出了新路,陆续有村民加入养虾行列。刘昭华告诉记者,目前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基地面积达2000亩,年产小龙虾约15万公斤。通过“稻虾种养”模式,一块水田实现两次收成,带动约40户村民增收。

    东富村因东福寺而得名,也因东富寺而闻名。这是一方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

    2018年2月,东富寺完成修缮,重新布展,增设游客中心及停车场,恢复对外开放。游客纷至沓来,走进红色遗迹,追忆先辈足迹。

    村里热闹了,红色IP带来了客流和商机。东富镇因势导利,邀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红色文化,推进产业振兴。同时,优化村庄布局,统筹试点村建设、道路工程、天然气、土地整治等一批民生项目进村入户,夯实发展基础。

    更大的机遇,定格在2021年5月6日。株洲市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东富村,队员们会同镇村干部,用近三个月时间,调查研究,了解村情、资源特色,谋划思路,明晰了“以毛泽东红色文化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补充,以东富寺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村”,积极构建“快到达、慢休闲、微度假、综田园”文旅发展综合体的发展路径。

    有了路线图,发展加速度。工作队员刘建宏说,露营基地的土地已平整,改造闲置老房子提上日程,正与第三方运营机构进行洽谈,计划依托红绿资源,打造研学基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的湖南中陶公司日用瓷生产基地预计明年可投产,村集体每年享受分红,还能为村里带来780个就业岗位。

    与东福寺一路之隔的百蔬园,白菜薹开出的黄色小花朵迎风摇曳,几畦菜土已被翻松,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待到果蔬飘香时,这里可开展亲子农耕体验活动。

    “村里4000多亩耕地流转给大户了,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既解放了劳动力,也增加了土地收益。”王运生说。

    村民周孝华将建筑公司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回村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红火,去年营业额逾100万元。店子对面,新打造的池塘小景观赏心悦目,沥青路面的停车场里,画了新的标识标线。

    风云变幻的市场,从来都是你追我赶。去年,刘昭华牵头成立醴陵市稻田生态种养协会,整合资源、分工合作,和乡亲们抱团闯市场,今年还准备养殖基围虾。

    丁建明流转农田100亩养殖小龙虾,收入可观,在外跑运输的儿子丁勇今年回家跟着父亲干。“再流转200亩,年轻人胆子大。”他说。

    谢伟林、王国良等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多次与村里沟通,期待返乡创业,搭上乡村振兴快车。

    从“面朝黄土”到“面朝产业”,红土地上的乡亲们心花怒放,正经历历史性改变。

    以文化落笔,绘就“睦邻友好、和衷共济”的乡风图

    天气晴好的傍晚,东富寺屋场上,爱好跳舞的村民吃过晚饭后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随着音乐欢快地舞动,歌声、笑声、音乐声此起彼伏,乡村的夜晚变得丰富多彩。

    人群中,刘伟平在最前方领舞。“跟着视频学,图个开心。”她说,现在生活富足了,也追求精神生活了。

    在她的脚下,是占地面积30亩的东富寺屋场,大树掩映,花枝相搭。一面墙上的屋场规划布局图显示,屋场涵盖农运路、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大小37个景观设施。

    “经过环境整治‘洗礼’,东富村有了较高的‘颜值’,下一步要增添‘气质’,从‘生态美’迈向‘风貌美’。”东富镇党委书记温水淋表示,要用好用活红色文化,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厚植乡村特色,拓展美丽内涵。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类似的毛泽东语录有45条,印制在东富村主干道房屋的墙上。一面墙就是一个文化阵地,让人入脑入心。

    生活在伟人曾经留下足迹的热土上,村民们倍感自豪,大家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按照“传承红色主线,挖掘富字文化,做强特色产业”的思路打造的东富寺屋场,既继承了红色文化的“魂”,又保留了新时代田园乡村的“味”。

    “村民们捐资捐工、让地让物,才有了现在的模样。”驻足屋场,王运生动情地说,工程建设耗资200多万元,其中三分之一的资金、一半的土地,由村民慷慨相助,这是他们为生活锦上添花的朴素实践。

    东富寺不远处的几座二层小楼,原是供销社的房子,早已卖给私人。房主胡小林不仅捐资2000元,还自愿将房拿出来,用作村里“毛泽东在醴陵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展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幸福屋场”主要活动场所;村民刘德厚无偿把房子让出来,改造成“老年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脱贫户王建江执意塞给王运生1000元,称“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理应支持村里搞建设”;易炎在外地通过手机直播看到村里开会商讨建设幸福屋场,主动捐款3000元;“先挖我的。”当部分村民不愿腾地时,党员邹恒华主动站了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屋场建设期间,村民们很上心,有空就来看一下,帮帮忙。村民刘纪云为屋场挑砖又捐钱。“你看,墙上的宣传标语多么亲切,景观设施好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成为家门口免费的休闲游览、文化学习、娱乐健身、养老服务场所。”刘纪云说。

    望山看水忆乡愁,让美丽乡村成为人们的栖身之所、精神家园,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今天的东富村,环境秀美、村居祥和。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工作机制,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乡贤协会,完善“四议两公开”、民议民决民评流程。东富村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村庄呈现出一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精美画卷。

    田园秀美、乡土润泽、产业向上……这幅越来越生动立体的“富春山居图”,在东富村越来越清晰。

    记者手记

    振兴先聚心

    东富村经历两轮合并而成,实施乡村振兴,讲实在话,的确存在客观的难度,因为村民们想法各异、诉求不一。然而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欣喜地发现,没有看见“形合实不合”“合村不合心”现象,反倒是村民们参与振兴的主动性很强,处处体现主人翁姿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的观念转变。观念不同,作为迥异。是等靠要,还是奋力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倘若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便帮扶政策再好,即便干部再怎么给力,恐怕也是一厢情愿,效果势必会差强人意。

    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一方面,思想工作很重要,要引导村民改变而今,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思想,将个人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很重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同声音,或遇到阻力,党的力量不可或缺,需要及时发声、正确引领,需要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固定模式,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那么大,足够安放得下你我的梦想和人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