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穷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炎陵人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不扫地,即使客人拜年弄得太脏,也只把垃圾往屋里扫,放在一角的旮旯里,不往外倒。只有等到初三才家家户户提着垃圾送到较远的地方倒掉,炎陵人俗称这次倒垃圾为“送穷鬼”。

    送穷鬼这种年俗,不单单只在炎陵,全国各地皆有类似的习俗。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是“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行乎?”唐诗人姚会也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至少在唐朝,送穷风俗依然普遍。

    送穷的日期,说法不一,如有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当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有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的,《岁时广记·人曰》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炎陵多以正月初三为送穷鬼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炎陵人,农历初一、二都是把家里各角落扫一扫,并将垃圾集中到垃圾桶里,不将垃圾送出去,到了初三早上再将装有垃圾的桶,连同废弃的旧扫把送到离家较远的倒垃圾的地方。此时要事先准备三炷香、少许钱纸、黄表纸和蜡烛,逐一点燃,致祝祈告,如客家人有念:“穷鬼子随河下(也有说把‘随河下’说成‘去你家’的,但这一说法容易得罪左邻右舍),富鬼子来我家”之说,然后离开回家,勿回头(如果有祭品不能带回),如果回家路上遇到人打招呼也不能搭理,一直将“富鬼子来我家”念进家门,这样才能即送走了穷鬼又接来了富鬼。

    无独有偶,广州人认为年初三是“赤口”日,是不能出去拜年的。一般都在家打扫房屋,将垃圾灰尘送出家门。更有甚者会把废旧的家具以及大件的器物烧掉,再把灰烬倒入珠江河。这些,被旧日广州人视为“送走穷鬼”。如今穷鬼日渐渐淡去,但年初三打扫卫生的习俗还是被继续保留下来。

    正月初三送穷鬼的习俗,在炎陵至今一直还在城乡传承,是炎陵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尽管在炎陵本地人与客家人送穷方法不尽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去穷鬼,迎来富贵,反映了炎陵人民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心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