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茶陵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诸多节日中,过年,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恐怕是最为祥和、最为喜庆的传统节日了。

    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个又一个的过年实践活动中,沉淀出一个又一个传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姿百态的民风习俗——年俗。

    这些流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在南北方各地有相同的,如小年祭灶王爷,年三十晚上守岁等等;有相近的,如拜年习俗中的“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姑娘(姑姑)”,“七下出(初七不出拜年),八不归”等等;也有完全不同的,如茶陵就有大年初一吃斋、不能荤食的习俗。这个习俗的来历,民间有多个版本。一说是为了拜祭祖先,表示诚心,故新年第一天不能吃肉;一说是父母为了节约自家鱼肉,哄孩子留着肚子,等到初二去外公外婆家吃。究竟哪一说靠谱,已无从考证。

    记得小时候,初一清晨(有时天还不亮)开了柴门后,母亲便把年前忙活小半月的年货,诸如薯皮、花生、粉皮、米酥子之类——有时也有糖果瓜子,这要看当年收成好坏——用果盘摆满一桌,一家人围坐一起吃早茶。通常父亲会发表一通演讲,当然,讲的都是过年的吉祥话,尽管语法,修辞,语句逻辑无不是错误百出,但大体我们都能听懂。虽然演讲水平不咋样,可他偏偏爱唠叨,到最后,无一次不成了没有理论水平的政治课。什么要听毛主席的话,听娘爷的话,努力读书,将来出去赚大钱。碍于过年,我们也只好耐着性子听他前言不搭后语的东扯葫芦西扯叶。

    在我们“上课”的间隙,母亲煮好一大锅除了盐油啥都没有的清水面条,这是我们一家初一的早餐。初一早晨吃面条,也是我们这一带的过年习俗。

    初一的中餐很“丰盛”,至今我都佩服母亲,没有鱼肉,没有荤菜,竟也能做出七八道菜。这些菜中,做得好的,首推那碗糖烹油豆腐。这是一道茶陵人初一餐桌上必有的菜,也是初一餐桌上唯一的一道大菜。剩下的便是自家菜地采摘的萝卜、白菜、薯线粉、芋头、腐竹等,年成好的时候,也能吃上如香菇、枞树菇、茶树菇、木耳之类的干菌,这算是当年的“高端”菜肴了。

    现在想想,小时候,我大姨二姨,还有小姨家的十几个老表,都盼着初二去外公外婆家拜年,恐怕都与这“初一吃斋”的年俗脱不了干系。

    对于茶陵这个奇特的过年习俗,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是好奇,也问过外省外县的战友、朋友、同学,都说无此习俗。看来,大年初一吃斋,只是在茶陵地区流行的一种过年习俗。

    随着时代、通讯网络、交通的发展,各地不同的过年习俗也有同化和被同化的趋势。比如大年初一的食谱中,以前就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北方饺子南方面”。20年前,茶陵人过年就很少有人吃饺子,不是茶陵人不爱吃饺子,实在是因为不会做。现在,饺子成了商场超市的商品,随处随时可得。所以,过年想要吃的饺子,已不再是不可企及的稀罕物。如今,茶陵会包饺子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不知道今天的茶陵人,是否家家年初一都会包顿饺子吃,起码我周围、我熟悉的人都会。

    年俗,也如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在不断进化、不断演变之中。正所谓优胜劣汰,一些陋习,也会在发展中不断被淘汰。比如,茶陵的初一吃斋,近20年来,就不再见有人延续这一习俗。恰恰相反,如今过年,人人都青睐蔬菜素食,面对满桌荤菜,还真是一素难求。

    人们在日趋进步的新时代,传承着健康的过年习俗,是为了继承、丰富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年俗文化”,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年味。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