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促振兴沃野萌动新希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杨琪 邓丽

    时光翻页,实干留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村是“主战场”,驻村工作队是“生力军”。回眸2022年株洲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是很好的观察窗口。

    看市派驻村工作队,去年为驻点村争资引项1.27亿元;驻点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平均24万元,较2021年增长69.44%;市派驻茶陵卧龙村驻村工作队助力村集体经济入账109万元……

    筑根基,促发展,谋振兴。驻村工作干部奔走在百姓屋场、田间地头,以辛勤汗水浇灌出丰硕成果。

    1

    固成果:帮扶困难群众、“铺路”乡村发展

    “感谢你们来看我,来帮我。”1月11日,炎陵县中医院,潘家村村民潘华胜鼻孔里插着吸氧管,对前来慰问他的驻村工作队一行表示着感激,言语间一度哽咽。

    市派驻炎陵潘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桂生说,潘华胜年近七旬,是村上的老党员。去年夏天,潘老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大笔医疗费用逐渐让家庭陷入困境。年关将近,工作队后盾单位和村上给潘老送去慰问金,并开展相应帮扶。

    这只是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致力于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筑牢了振兴的基础。

    筑牢基础,离不开“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去年以来,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持续助力驻点村建立常态化防返贫监测及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户、监测户等困难群众加强帮扶,切实守底线、固成果。

    比如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驻村工作队帮村里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常态化监测机制、应急救助机制,对人均收入低于7000元(湖南标准6900元)的家庭,因其处于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创新性地预设为风险户,根据预警及时进行帮扶。

    另一个重要基础,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硬件”与“软件”支撑。

    去年以来,45支市派驻村工作队发力驻点村的“硬化”“绿化”“靓化”,提质改造村道、水利等基础设施,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推进“幸福屋场”建设,提高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为村里后续发展打下了底子。

    攸县,新市镇丁家垅村。在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下,2022年村里引进5亿元中车储能项目,成功申报全省“水美湘村”示范村,争取582万元资金用于硬化村组道路、建设水渠和文化墙等项目,美化村庄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再看渌口区龙潭镇龙潭村,去年,驻村工作队携手村里修缮或提质村路、水渠、村里老街等基础设施,新增150盏路灯,开辟新的水源并安装了新的净化设备等。“我们还有更长远的目标。”市派驻龙潭村工作队队长刘晓贞说,完善基础设施旨在为发展生态旅游“铺路”,村里将进一步打响蓬源仙森林公园这一旅游品牌。

    2

    勇突破:兴产业、强集体经济皆有新气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

    2022年,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也在因村制宜,指导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创造渠道,打造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

    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市驻村办常务副主任刘华章坦言,2022年是个充满挑战的年份,提升能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防控疫情等,都是驻村干部要攻克的难题,但全市驻村工作队迎难而上,在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创了的新气象、新局面。

    产业发展有新突破。在茶陵县虎踞镇西屏村,2022年省派驻村工作队建设羊肚菌与蔬菜大棚、新建乡村振兴车间、建设新品油茶基地等,打造了茶陵县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为村民增加约60个就业岗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40万元,“比2021年翻了一番还有多。”驻村工作队队长鄢彬振奋地说。

    而在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市派驻村工作队聚焦产业发展,主攻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协调引进茶厂,盘活了万亩野山茶,打造了“泰和仙”野生贡品茶品牌。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形成乡村振兴“卧龙模式”,入选“湖南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

    乡村治理方面,也展现了新活力。

    炎陵县沔渡镇上馆村,省派驻村工作队将教育振兴和人才培养作为重点,立足后盾单位资源优势,投入近200万元兴建上馆方兴幼儿园,解决上馆村及周边四村2000余户村民幼儿托育难的问题。在醴陵孙家湾镇孙家湾村,市派驻村工作队积极投身“幸福屋场”建设,动员群众自发筹资50.2万元、筹工600多个工日等,建成醴陵市首批两个示范屋场,开展屋场夜话等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铸造文化根魂。

    市驻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市派工作队共争取后盾单位的帮扶资金3304.1万元,为驻点村争资引项1.27亿元。同时,市派工作队的驻点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平均24万元,较2021年增长69.44%。

    3

    蓄动能:抓党建、聚人才,厚植振兴后劲

    开展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增强乡村的内生动能与“造血”能力也就显得颇为紧要。

    2022年,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人才工作为抓手,帮助各驻点村建强班子、抓好队伍,同时打造“能人库”“人才池”,为当地的乡村振兴积蓄发展后劲与活水。

    醴陵市左权镇将军村,市派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积极创建一流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落实落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同时,以党建赋能村庄发展,参与醴陵市首次“党建联盟1+4”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联合永兴村、油田村、清安铺村等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等共120人进行研讨,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好脉、找准方向。

    而在茶陵县枣市镇虎形村,市派驻村工作队携手村里实施“整建提质”专项行动。具体怎么做呢?开展换届“回头看”,主要看“班子运行顺不顺、工作能力强不强、精神状态好不好、群众反映怎么样、矛盾问题有没有”,切实建强党建堡垒,为乡村振兴赋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是驻村工作队始终关心的振兴关键。2022年,全市驻村工作队也在想方设法招引人才、增添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

    比如上文提到的东富村,去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积极培育后备人才,打造的“人才库”包括后备干部、积极分子、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多方面的力量。同时,还切实加强引导,在村里成立乡贤协会、龙虾协会等,吸引大学生、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以及发动村里能人致富带富,招引人才效果较为显著。

    时序轮替,奋斗不息。

    刘华章介绍,新的一年,市驻村办将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驻村智慧、增添更多驻村动能!

    新闻链接

    数读驻村工作队的2022

    全年市、县两级共调整补充驻村干部363人。

    目前我市共42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其中省派工作队5支,市派工作队45支,县派工作队370支,驻村干部1082人、市县两级第一书记(单人)37人。

    驻村工作队伍平均年龄48.58岁,50岁以下占比48.06%;大专以上学历971人,占比89.74%;具有农村工作经历的543人,占比50.18%;参加过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的504人,占比46.58%,队伍结构更趋优化。

    2022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开展驻村帮扶集中培训27次。

    2022年,市派工作队共争取后盾单位帮扶资金3304.1万元,为驻点村争资引项1.27亿元。

    2022年,市派工作队的驻点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平均24万元,较2021年增长69.44%,其中市派驻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帮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9万元,首次突破100万元。

    2022年,我市6村案例(市派工作队驻点村4个、县派工作队驻点村2个)入选由省委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编印的《湖南集体经济百村案例》。

    记者手记

    梳理驻村经验提炼“株洲智慧”

    李军

    2021年5月,我市“尽锐出战”,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奔赴广大乡村,扎根基层一线助推振兴探索。如今,时间过去近两年,各驻村工作队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笔者以为,从这些经验中提炼“株洲智慧”,是可以尽快着手的一项工作。

    看时间节点,全市驻村工作即将面临队伍轮换、帮扶资源调整优化。“接力棒”传递之时,也应该将此前的干劲、思路与探索,在传承中予以发扬。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有益的教训,都值得好好总结,给接续奋斗的“下一棒”带来一些信心与启迪。

    往大里说,驻村工作队的乡村振兴实践,是株洲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梳理提炼,也是在丰富乡村振兴的“株洲经验”。因此,继往开来再出发,做好驻村工作的经验总结也很重要。

    振兴动态

    攸县: 勤督导、提素质,强化驻村干部能力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军) 2022年,攸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整合力量、严抓细管,确保驻村帮扶干部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强化日常工作督导。攸县每个季度开展联合督导,在晚上6点至9点,对驻村帮扶干部是否存在“走读”现象开展“夜查”。同时,建立月工作例会、月督导自查、月工作评价“三驻村机制”,以例会布置任务,以督导发现问题,以评价提出意见,推动任务落实。

    全面提升干部素养。去年以来,攸县组织221名县派驻村帮扶干部、34名乡镇(街道)干部开展了为期3天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培训班。在“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中,大力开展“提能力、振雄风”专题行动,提升服务能力,落实为民办实事,112支驻村工作队助力建成产业基地149个,参与农村改厕1.54万户,帮助588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就近就业。

    醴陵: 贯通农村“公路网”,提速乡村振兴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军) 日前,醴陵市李畋镇农村公路建养行动接近尾声,此次行动累计完成公路建设里程44.77公里,惠及全镇十余村(社区)、上百家企业。

    李畋镇是花炮产业大镇,花炮企业散布于各个村落之间。花炮产品及其生产材料多属于易燃易爆品,道路崎岖、车辆颠簸都导致花炮运输存在安全隐患,制约着花炮产业的发展。通过农村公路建养行动,如今一条条“资源产业路”直通各个企业,将为李畋镇花炮产业振兴提供强劲助力。

    李畋镇位于醴陵市东北部,北通浏阳,东接萍乡,是醴陵市的“东大门”。此次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也将有效促进醴陵市与浏阳市、萍乡市的联系,助力湘赣边区的合作交流更加畅通。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