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罗康隆

    《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湖南工业大学田定湘研究员主持的全国艺术“十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成果之一,是他和他的团队成员深入武陵山片区经过近二十年田野调查形成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保存了湘鄂渝黔边区有价值的少数民族艺术。

    该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少数民族艺术门类浩繁、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湘鄂渝黔边区有较大影响的,或者民间流传兴盛的贵州“侗族大歌”(包括其“历史发展”“分类与分布”“艺术特色”“美学价值”“教化功能”以及“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土家族的歌舞艺术与服饰艺术”(包括了“土家族梯玛歌”“土家族哭嫁歌”“薅歌”“土家族摆手歌舞”“土家族撒叶儿嗬”“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巴渝舞”,与土家族“图腾崇拜”密切关联的“傩戏”等土家族原生态艺术形式)“巴渝少数民族歌舞乐艺术”(主要包括了“阳戏”“花灯戏”“傩戏”等)、“湘黔边苗族的服饰艺术”(主要涉及“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及种类”,“苗族服饰的技术基础”以及“苗族服饰的美学价值”)等。同时,基于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保护的需要,该研究成果还研究了“重庆人的唱”“夜郎艺技七谱”以及“麻阳苗乡现代民间绘画”等。

    艺术与文化并存,文化与艺术密切相关。文化生成之时正是艺术起源之处,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承载与物化的活化石,能够借助于艺术生成的符号语言与图像图式获得民族文化的发生学原理溯源考证,也能够展现其传承、融合与流变的时空变迁画卷。从文化结构形态上看,武陵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格,这正是“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鲜明特色的生成基因。

    艺术作为文化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承载和物化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化符号形象。借助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艺术的结构语言和图像图式的艺术语言,可以深刻地揭示该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态与模式,特别是与中原汉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接受与文化变迁的历史画卷,甚至可以折射出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

    武陵山区各民族传统艺术各类构件所呈现的共时性存在的图像图式,既反映出该区域各少数民族族文化起源的多元化发生,也反映出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艰辛的迁徙与民族融合的源流转承的结果,更是武陵山区各民族接受华夏大一统文化而融合成中华大家庭的结果。这也正是该研究成果对少数民族艺术研究范式的新拓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