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如何用管理会计系统挽救日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2010年,日航宣布破产,对正复苏的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打击。在此之前,日航已经连续8年负债累累,一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艰难维持,当亏损达到2万亿日元的时候,日航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

    在此背景之下,78岁的稻盛和夫在日本首相的邀请下出山帮助拯救日航。考虑到自己时间上不能100%的投入到日航重建中,稻盛和夫提出“零薪”出任日航董事长。

    作为一个航空业的门外汉,加上78岁的高龄,所有这些,都让外界对稻盛和夫能否挽救日航充满疑虑,评论认为这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然而,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稻盛和夫就让这一巨亏的企业重获新生。

    稻盛和夫到底是用了怎样的策略让日航起死回生,冲向更高的高度呢?稻盛和夫自称是管理会计,那么,什么是管理会计,它与传统会计有何区别?本期商业案例为您揭秘稻盛和夫如何用管理会计系统挽救日航。

    问题 日航存在的五大问题

    在日航破产前,已经存在五大问题,即运营成本高,财务管理落后,企业管理粗线条,责任划分不清,官僚作风严重。

    管理会计是阿米巴的核心,阿米巴经营系统是稻盛先生独创的管理会计系统,它可以及时反映日航各条航线、各个航班的收支状态,通过数字化经营提高日航效益。

    具体来看,阿米巴就是把企业切成最小单位,通过经营哲学建立共同愿景。每个单位都实行自行规划,独立核算以及数字化经营。通过全员培养经营意识,充分授权规则,同心同德实现全员奔跑,依靠全员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的经营结果和目标。

    运营成本高方面,日航体制严重僵化、机构臃肿、管理层长期依赖政府买单,市场意识淡薄,为帮助政府拉动就业,开辟了许多无利可图的航线,导致企业负担日益加重。员工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也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企业内部无人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日航的业务效率。

    资深管理会计专家、知名财经畅销书作家邹志英总结了日航运营成本高的四大原因,“第一,劳动力成本高,日航为员工支付的薪资福利是同行业其他企业的2倍。第二,航线成本高,日航有150条国内航线,其中130条航线的搭乘率低于70%,同时日航还接手了国内的赤字航线。第三,飞机成本高,一方面,老化快的飞机增加了维修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日航能耗大的大型飞机数量占比较高,造成了成本过高。第四,日航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思想僵化,没有改善获利的决心和动力。”

    正是持续增高的运营成本,导致了日航净利不断下降,而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最终导致企业的巨额亏损。

    其次,财务管理落后是日航存在的第二大问题,稻盛和夫刚进入日航时就发现,经营者手上拿到的业绩报告竟然是三个月前的经营结果,而且,日航财务无法根据每条航线、每个航班的损益情况出具报告,导致经营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商业判断。

    对此,稻盛和夫指出,“财务是经营的中枢核心,不懂财务就不会经营,日航如果不建立即时反映各条航线、各个航班收支状态的体系,将无法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第三,对于企业管理粗线条,邹志英认为这里面暗藏了很多问题,同时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日航管理粗放,说明领导者意识有问题;员工士气涣散,说明企业文化有问题;员工做事动力不足,说明企业激励机制有问题;服务质量下降,说明企业不重视管理和培训,员工内心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益、盈利水平、产品或服务质量、员工士气都将带来危害。”

    第四,责任划分不清也是日航的一个重要问题,日航的经营干部们不会用数字说话,做事经常推脱、逃避责任;绩效责任意识淡薄,没有人对公司及部门的亏损负责。

    “事实上,责任划分不清看起来问题不大,但会给公司造成三大危害,一是浪费现象严重,‘跑冒滴漏’不断;二是员工相互踢皮球,无人承担责任;三是部门各自为政,山头林立。而所有这些问题,最终指向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邹志英表示。

    最后,官僚作风严重是日航最大的问题。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企业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在日航,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各行其是,日航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员工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缺乏危机意识。这些问题累积起来,最终给日航带来三大危害,即员工不主动承担责任,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决策质量低下。”

    接下来,稻盛和夫提出了挽救日航的具体措施,这包括推进日航的意识改革,明确日航的企业目的,导入管理会计系统。

    系统 系统进行“开源”和“节流”

    在各种降本增效之后,稻盛和夫开始通过建立分部门、分航线、分航班的核算系统进行“开源”和“节流”。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管理系统。

    稻盛和夫认为,要想帮助日航步入正轨、扭亏为盈以及实现永续经营,就必须要摸清日航哪条航线赚钱、哪条航线不赚钱。因此,日航必须导入阿米巴管理会计系统,用其核算最小单位,对航线与航班的损益情况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

    在《人人都需要的管理会计思维》一书中,邹志英指出,“为了顺利推进财务管理变革,日航必须做好四件事,一是要求会计部门及时出具报表;二是训练管理者用数据做商业判断;三是制定及时止损的决策;四是建立阿米巴经营管理系统。”

    事实上,在稻盛和夫刚进入日航时,就发现会计部门提供给经营管理者的业绩报告严重滞后,经营管理者无法根据报表判断哪条航线赚钱或不赚钱。

    于是,稻盛和夫要求会计部门必须在1个月内提供完整且详细的经营业绩报告,报告要体现各部门、各航线和各航班的损益情况。

    举例来说,从日本飞往中国台湾共有两条航线:第一条航线是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往台北松山机场;第二条航线是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往桃园的桃园机场。从管理会计角度来审视,日航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两条航线的盈亏。在此之后,经营管理者要明确,如果赚钱,可否增加航班;如果亏损,有没有改善的方法。

    接下来,要制定及时止损的策略。邹志英用管理会计的思维梳理稻盛和夫整个重建日航的过程发现,稻盛和夫制定了三个及时止损的决策,即停飞亏损航线、卖掉大飞机和裁员。

    停飞亏损航线方面,仅在2010年,日航的国际航线停飞率达到了40%,国内航线停飞率达30%。同时,为了大幅降低各种成本,日航卖掉了很多大飞机,购进百余架小飞机,以适应实际的市场需求。

    “事后,日航飞机搭乘率的变化反映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日航飞机的搭乘率从66%增长到78%,增加了12%。”邹志英告诉记者。

    此外,为了降本增效以及激发员工的危机意识,稻盛和夫做出了“裁员”决策,截至2010年底,日航已减员16000人。尽管如一开始所说,稻盛和夫接受邀请重建日航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住3万员工的饭碗,但这是不得已的管理举措。事实上,在日航重振旗鼓之后,很多之前被裁掉的员工重新回到了日航。这是后话。

    在各种降本增效之后,稻盛和夫开始通过建立分部门、分航线、分航班的核算系统进行“开源”和“节流”。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管理系统。

    “举例来说,在飞机维修和机场的各个部门,稻盛和夫将组织划分为‘小阿米巴’,对其费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发动全员对各条航线的经济效益献计献策。在这种环境下,每一条航线都成为了利润中心,无论是机师、空姐,还是相关人员,都成为了这条航线财务数字的一分子,大家都投入到了经营改善的活动中,因为航线盈亏和个人的绩效是联动的。”邹志英告诉记者。

    在上述一连串的措施之下,短短3个月时间,日航就涅槃重生,账面收支实现了扭亏为盈。第一年(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日航获得从未有过的营业利润——1884亿日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超出计划额近三倍。第二年(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尽管受到日本大地震的严重影响,但日航的营业利润却再创新高,达到了2049亿日元(约合163亿元人民币)。

    2012年,稻盛和夫离开日航,但日航的利润依然在世界航空业排名第一。2009年,日航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474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