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调:炎陵人乡愁中的特色曲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春平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是一种流行于湖南、湖北、山东、广西等地区的汉族乐器,常用于戏曲表演。宋代已出现。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

    外地民间艺人

    传入炎陵

    一般认为,湖南渔鼓的历史源头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道情”,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为湖南地方性的独立曲艺形式。清末民初,湖南各地涌现出很多职业性艺人。经资深音乐人尹秉华根据资料和寻访老艺人考证,炎陵渔鼓艺术系外地人传入。其形成和发展原因有二:

    其一,民国年间,因抗战和自然灾害,邵东、邵阳、衡阳等地来炎陵看相、算命者众,看相叫唱,其腔调与渔鼓相似;也有身背渔鼓来炎陵的乞食者,边表演渔鼓边乞食。相传,衡阳有个姓曾的渔鼓老人经常来炎陵卖唱,演唱的曲目有《二度梅》《梁祝姻缘》《鸡爪山》等,从此渔鼓、渔鼓调在炎陵民间传播。

    其二,郴州桂东、资兴方向来炎陵做小买卖的商人,必经炎陵中村龙潭蚁公坳并在此歇脚或吃住,客人晚上无聊常用渔鼓取乐。一店主的小孙子

    罗介藩(—1953年)深受他们的影响,好学爱唱渔鼓。罗长大后参加炎陵地下武工队,在当地常用渔鼓宣传革命思想,其演唱的代表曲目是《彭玉林私访广东》。因之,渔鼓开始在炎陵中村等地传演。

    2014年,《湖南渔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心分布区包括怀化、娄底、郴州、益阳4市,以及炎陵等10个县(市、区)。

    兴起于政治宣传需要

    炎陵有组织的渔鼓艺术和演出兴起于解放之后。1950年,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炎陵县政府文教科科长欧孝信(地下武工队队员,中村龙潭人)牵头,由罗介藩负责与城关艺人李子才等人组成渔鼓队和幻灯队下乡宣传土地改革,演唱的曲目有《控诉罗国干罪行》。从此,渔鼓艺术得以在全县普及流传。1951年炎陵县成立文化馆,由唐丰华牵头成立幻灯队继续用渔鼓宣传政策,到1958年全县渔鼓表演组达75个。进入“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渔鼓表演渐渐降温。

    1965年,该县电影部门以陈冬耕牵头成立“三镜头”渔鼓幻灯队下乡放映演出,乡镇文化站也配备幻灯放映设施并由上级文化部门统一配片。是时,县“三镜头”渔鼓幻灯队由陈冬耕任队长,田仁光任制片兼伴奏,陈云梅为演唱兼放映、操作,编唱的渔鼓说唱片内容有抗美援越、学习毛主席著作、新人新事、推广农业科技等,其腔调既有本县传统的渔鼓调,也有外地的渔鼓腔,渔鼓表演一时蔚然成风,广为传唱。1980年代,渔鼓说唱再度降温。

    2006年,由尹秉华编著、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炎陵飞歌》,收集整理了部分在炎陵流行的渔鼓调词曲,其中有《渔鼓打来两头空》《合作社里订计划》《太阳出来照四方》《山区人民架金桥》《天上星星亮晶晶》等。该书的出版发行和对渔鼓调词曲的收集整理,对挽救、传承濒临失传的炎陵渔鼓调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植于地方语言环境之中

    炎陵南竹资源特别丰富,制作渔鼓一般使用竹筒,炎陵即可就地取材。尹秉华介绍,渔鼓材料应选取径围大的南竹,按约两尺五寸长度裁取竹筒,之后用蛇皮(或猪皮)紧蒙一端即成渔鼓筒。渔鼓分坐式表演和立式表演两种,一般不加过多动作,但要求吐词清楚,声情并茂。表演时,由一人手持渔鼓敲板演唱、一人伴奏,也可击鼓敲板与演唱分开,用多种乐器伴奏。

    渔鼓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的叙事文体,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唱词工整,平仄协调,以唱为主,多为七字句。其唱腔独特而丰富,博采众家之长,曲调变化多端,节奏抑扬顿挫可快可慢。演唱者可以根据情节变化念唱结合,说唱相间,自由处理;其音乐都是微调式,唱腔四句一段连续反复,也可以在段落之间插白叙事,行腔有时比较自由,但要与渔鼓板声协调。

    炎陵渔鼓以方音为基础,融地方剧种与民间小调,深植于地方语言环境之中,唱词选调亦与地方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丹桂飘来金菊妍,秋风送爽喜连天,重阳佳节祭始祖,炎帝陵前唱丰收。洣河滔滔绕山前,灌溉两岸万坂田,年年五谷庆丰收,处处粮食夺高产。罗霄巍巍山连山,树满山岗果满园,松杉樟梓出好材,桃李柑柚香脆田……三阳开泰四时妍,炎帝精神映河山,丰收不忘神农祖,九州百姓颂万年”这是由李宗盛填词的渔鼓《炎帝陵前唱丰收》,共7节28句,既颂扬了炎帝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圣地炎陵农业的丰收景象。

    随着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渔鼓作为炎陵曾经流行的曲艺项目、文艺形式,其影响面、观众群乃至知晓率日渐式微,渔鼓艺术的抢救、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曲调曲目保留许多原生态

    从渔鼓曲词、表现形式来看,由于炎陵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它的曲调、曲目保留了很多地方原生态东西,是研究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最好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作为典型的山区地域环境,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存在必然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接受、喜爱的基础上得以传承的。渔鼓这一艺术形式能在炎陵落地生根和存留发展,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呵护培植,它的表现形式与艺术价值凝聚了一方人民的思想、智慧。

    渔鼓进入炎陵后虽然加入了炎陵民歌、小调等形式多样的唱腔、唱词,丰富发展了渔鼓艺术,但他的宣讲主题依然不变。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没有一种思想使其凝聚,必定会导致众多社会问题,渔鼓恰恰起到了这种纽带作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