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小炒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端凯

    谈起地域文化,最能让人具象化的又属美食,重庆火锅、沙县小吃、客家酿菜、浏阳蒸菜等名词让人耳熟能详。作为湘菜重要的一支,“醴陵小炒”亦是声名在外。

    “醴陵小炒”是醴陵独具特色的一个菜系,最有代表性的一道菜为:醴陵小炒肉。醴陵小炒肉是一道极为简单又非常特别的菜。说它简单,是用料简单:猪肉、辣椒、大蒜叶或芹菜等,不选山珍海味,没有祖传秘方。说它特别,其灵魂所在于制作方法——“带汤小炒”。将主材与辣椒同炒入味,然后加水煮沸起锅。全国各地均有小炒肉,但带汤小炒的却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运用“带汤小炒”这一独特烹饪方法制作的菜肴,在醴陵不仅限于小炒肉。苦瓜炒仔鸭、生炒羊肉、小炒黄牛肉、炒鳝片、煎豆腐、小炒粉肠、滑鱼等很多醴陵菜,无论是否带有“小炒”命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带汤。这些带汤小炒法烹饪而成的各色菜肴,构成了“醴陵小炒”系列。

    “醴陵小炒”不是宫廷菜,它不像“满汉全席”那样选料珍贵、造型精致、摆盘讲究;“醴陵小炒”也不是官府菜,没有孔府菜、谭家菜、随园菜那样有贵族、文人的哲学思考和审美底蕴;“醴陵小炒”甚至不是食府菜,你从中找不到专业大厨炫耀厨艺的痕迹。但是,以醴陵小炒肉为代表的“醴陵小炒”是典型的民间待客菜,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似乎是醴陵乡村某位家庭妇人的灵感突现。

    相传,很久以前,醴陵乡里某户人家来了客,丈夫买了肉回来,但由于家里实在太清苦,肉买的有点少。妇人主厨只能多切辣椒来“撑碗”。可即使放了很多辣椒,分量还是显少。菜炒到一半,妇人灵机一动,往肉中加了一勺水,水沸起锅。满满一大碗小炒肉,肉完全被汤汁“撑”起来了,显得非常的“大气、阔绰”。于是,史上第一碗“醴陵小炒肉”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碗“醴陵小炒肉”端出来后,效果出乎妇人意料之外。客人品尝后,只觉汤鲜肉嫩,味道甜美,非常下饭可口,啧啧称赞。就这样,一个普通妇人为了待客“有面子”,做菜加汤“撑碗”的无心之作,成就了一味地方美食。不久,这种带汤小炒的方法迅速流传开来,并开始适应其他的食材。炒鸭子、鳝鱼、牛羊肉,都用这种方法来炒,不但节省主材,味道还鲜美,并且还能“一菜两用”——又是肉菜、又是汤菜。

    “醴陵小炒”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辅料丰富多变。广东人做烧腊、四川人做火锅底料,香料定了后不能多一味、不能少一味,甚至分量都要精确到克。“醴陵小炒”则完全不理论这些。以小炒肉为例,有用湿红辣椒来炒的,有用青辣椒的,有用湿红辣椒加青辣椒的,还有用干辣椒粉的。如果你开心,用剁辣椒来炒也未尝不可。有在小炒肉中加大蒜子的,有加大蒜叶的,有加芹菜的,有加水芹菜的。甚至,同一个厨师,今天做的小炒肉和明天做的小炒肉,辅料可以完全不一样。醴陵人炒小炒肉的随性,不仅外地人看了懵圈,醴陵本地人都懵,搞不清怎样才是正宗的醴陵小炒肉。这其实也反映了醴陵人的生活哲学:经世致用。

    醴陵人有一个“雅号”——“醴陵拐子”,这“拐”难道不是经世致用?不背教科书、不被条条框框框死,做事懂得变通,懂得因时而动。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很多辅料都有季节限制的。懂得变通的醴陵人做小炒肉,春季用青辣椒炒,夏秋季用湿红辣椒炒,冬季则用干辣椒粉来炒。总不能因为冬季没有了湿红辣椒,就不吃小炒肉了。其他“醴陵小炒”也是一样,都会根据时节而来搭配不同的辅料。例如小炒鳝片,莴笋出来时就用莴笋炒,藠头出来了就用藠头,水芹菜出来了用水芹菜,丝瓜出来了用丝瓜,黄瓜出来了用黄瓜。每一个时节,都让你吃到最新鲜的“醴陵小炒”。

    如今,“醴陵小炒”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也是醴陵人的集体记忆。凡是到醴陵旅游、出差、过境的客人,都可来慕名品尝“一番,毕竟,一些吃过的食者发自内心地赞叹:“没吃过醴陵小炒,就等于没来过醴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