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法治夜校”律师公益普法志愿者聘书。通讯员 供图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圆 通讯员/颜素)“上课了,我们今天讲一讲民间借贷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10月25日晚上7时,攸县联星街道文化路社区村干部、村民们聚集在“法治夜校”聆听授课,现场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近日联合开展了“2022年株洲市‘法治夜校’律师公益普法宣讲活动”,通过村民“点单”,律师“接单”,司法行政部门“送达”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送法下乡”活动内容,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打通了法治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法治夜校”开课 由群众来“点单”
“天元区泰山路湘紫社区居民想听有关民法典的法律知识,谁有时间去给大家讲一堂课。”正在查询法律条文的王兵律师,接到市律师协会公益普法宣讲团发来的任务,马上接下了这个服务“订单”,决定利用晚上时间,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课。
“夫妻二人有一方有病,另一方可以申请离婚吗?”“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的财产怎么分配呢?”“如果遇到有人在村里推销产品、诈骗钱财,我们要怎么做呢?”……交流中,王兵就居民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并以具体案例紧密结合居民的法律需求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乡邻纠纷、借贷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内容进行以案说法,同时针对到场人员大部分是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现场开展了预防养老诈骗的普法宣讲,提醒村民要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如遇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与子女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守好自己的养老钱,防止财产损失。
“这种普法形式新颖有趣,大家坐在一起,听着故事聊着天,就学到不少实用的法律知识。”社区居民纷纷点赞王兵律师送上的这一份“法治夜宵(校)”。
9月初,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成立“法治夜校”律师公益普法宣讲团,每场宣讲之前,普法宣讲团都会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了解群众的法治需求,再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制定宣讲主题、组织宣讲内容。由群众“按需点单”,普法宣讲团“接单”,对普法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讲什么”,实现一站式“配送”,让普法宣传入脑入心,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订单”服务升级
线上线下精准互动
通过“你点我讲,按需授课”的方式,为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定制课程,精准服务居民,登门送课,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切实解决了社区居民的所需所盼。
市律师协会确定律师公益普法宣讲活动负责人,等村民们“点单”后,组织律师志愿者“接单”,根据群众要求准备好授课内容,确定授课人,做到有文稿、有课件。“接单”的律师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群众夜间闲暇时间,通过以案释法、座谈答疑、法治游戏互动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 ,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乡村振兴战略、疫情防控、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辖区内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开展针对性宣讲,做好法律知识讲解和纠纷化解工作。
在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举办的首场讲课就是针对村民关注的农村嫁娶以及如何维权问题,由张江平律师讲授了《乡村振兴视野下——彩礼、房产、继承之法律解读》,以图文并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问答,让现场氛围高涨。同是醴陵人的许征鹃律师则讲授了《村民依法维权常识》,亲切温暖的乡音,通俗易懂的表述,瞬间拉进了与村民的距离。村民们对这种“订单式”普法、常态精准服务连声称赞。
疫情期间,居民关心的法律问题和法律援助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订单”服务全面升级,快速转战为线上服务,宣讲团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了为民服务线上互动不打烊、法治宣传不断线。
“成效详单”出炉 惠及3000多人
“把讲堂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法律知识,‘法治夜校’活动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大批‘粉丝’。”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将持续到本月底,通过各县市区司法局与宣讲团负责人联系,以所辖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当地村(居)民(建议50人以上),在村(社区)的法治学校,利用晚上时间开展“法治夜校”律师公益普法宣讲活动,讲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切实点亮基层法治教育的明灯、照亮法治宣传的“死角”,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共开展法治夜校活动31场,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
为进一步调动律师志愿者的积极性,市司法局和市律协共同为志愿者们颁发了株洲市“法治夜校”律师公益普法志愿者聘书。该负责人表示,“开办‘法治夜校’,既是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米’的重要实践,也是发挥律师法律专长和义务,承担普法工作的积极尝试。同时,通过律师与村(社区)居民彼此接触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凝聚律师朋友投身法治建设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有效增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