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粮食生产的思考和建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邹云享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世界粮食计划署预测今年全球将有3亿人处于饥荒状态。据统计,2002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800%。2020年全国进口粮食1.4亿吨,人均203.7斤;2021年全国进口粮食1.6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国内粮食年产量的24%;今年预计会再度刷新纪录,粮食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株洲如何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笔者认为,要站在“吨粮市”的历史高度锚定新起点,继续擦亮我市粮食高产“金子招牌”,闯新路、开新局。

    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我市的粮食生产有两大突出优势——传统农业优势和吨粮田开发优势。株洲水稻种植经历过高秆改矮秆、单季改双季、常规改杂交、单杂改双杂4次技术变革,粮食产量也出现4次飞跃,粮食生产领域株洲一直领跑全省。自1986年我市组织吨粮田开发,通过十年努力,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全市169.3万亩双季稻田,总产173.83万吨,平均亩产1021.85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建制双季稻亩产过吨粮地级市。

    这一历史性成就也为我市吨粮田开发建设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担主责,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工业支援农业,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强工兴农;领导带头办样板,市、县、乡三级联动搞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广新技术,采用良种良田良制良法,对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实施“满负荷”栽培;从吨粮丘、吨粮村到吨粮市,由点到面,整体推进。

    严格保护好耕地。我市“人多地少、山多田少”,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全市耕地面积259.7万亩(其中水田236.31万亩),人均耕地仅0.66亩,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也低于联合国0.8亩警戒线,保护好耕地势在必行。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水田改鱼塘、良田栽树木、抛荒等现象。各级主管部门要守土有责,充分保护利用好现有耕地,防止乱占乱建乱改和恢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防止占补平衡中的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良田补旱土、占平地补山地;防止破坏生态、侵蚀污染土地,治理、修复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止抛荒和粗放耕种,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开发冬季农业和旱粮作物,推广一年三熟和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传统农业势必要向现代农业转型突破。首先,高标准抓农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按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操作、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要求,搞好土地流转,平整田块,完善排灌、田间道路,配置用电网络,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绿色永久性基本农田。其次,应用先进栽培技术,重绿色、攻特色、树品牌、创高产、争优质、降成本、增效益。其三,实施样板引领“工程”,市、县(市、区)两级可创建绿色高产高效粮食产业园,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良田良制结合、农机农艺并举、生产加工并重,粮食生产与粮食转化并进,农工贸一体,促进从田间生产到市场营销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后,领导带头做样板、建平台,用心用力用情打通粮食生产增产不增收、种粮不赚钱的堵点。

    加大粮食生产力度。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亲自挂帅出征,实地考察探访,出谋出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县财政提高对农业的支持比重,可从土地征用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粮食发展基金;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以项目争投资,开展农业项目的招商,吸引民间资本,鼓励投资家乡,多措并举引资。引进和培养人才,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吸引高端农业技术人才到我市安家落户;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技队伍建设,农技人员和机关干部轮流下乡驻村办点,建立一支爱农村、懂农业、贴心为农民服务的技术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推荐种粮大户、种田能手评优评先;创办农业职业学校,举办短期培训,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作者系市农村农业局退休干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