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馨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向新征程,推动绿色发展,开创幸福株洲新局面,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好“减污+扩绿”组合拳,培育绿色发展沃土。一是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卫抓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及应对,努力实现“蓝天三百天,全域Ⅱ类水”目标;打好碧水攻坚战,以“一江两水”为重点,统筹三水协同治理,全面实现全市主要江河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持久战,狠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等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提高“数字化+精准治污”水平;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并在着力“拆”、全域“清”、加速“整”、及时“修”上下功夫,层层深入,推进村容村貌、市容市貌发生显著改善。二是以生态修复为要领,进一步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推进耕地修复和中低产田改造,治“废土”、解“毒土”、救“死土”,积极开展“恢复属性”地类耕地功能恢复试点工作,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全市河湖环境综合治理,建好水工程,护好水生态,大力推进一批防洪、饮水、灌溉、蓄水项目建设,加快攸县广寒坪、炎陵罗萍江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生态修复。

    打好“降碳+转型”组合拳,激发绿色发展活力。一是全力加快工业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强化节能监管,积极发展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推广绿色化工、无废工艺和延伸产业链,逐步构建起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扎实推进农业生态化转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稳定粮食产量、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推广节能农用机械应用,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畜禽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服务业。聚焦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大力建设高效节约型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努力打造绿色经济新增长点。四是大力实施减碳降碳行动。通过调结构、促减排、推示范等行动,落实“双碳”责任。通过构建相应的考评体系,精选绿色项目,倒逼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低碳转型,积极试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努力入列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不断降低全市产业“含碳量”,提升“含绿量”。

    打好“多元+共治”组合拳,厚植美丽株洲沃土。一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各级党委对生态治理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发挥政府对推进生态治理的主导作用。引入“数字+”生态治理模式,建立生态大数据智能监管与管理平台,聚焦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源监测,实现生态数据与住建、交警、交通、气象等数据共享交换。三是促进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市场体系,利用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制度、绿色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创新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四是引导社会组织积极监督、有序参与生态治理。尤其要释放志愿服务新活力,充分动员整合来自政企社产学研不同部门的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和组织。五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通过多维度立体式传播,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全市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在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下,形成现代化生态治理的强大合力,打造美丽株洲新名片。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