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区探索闲置土地高效利用的株洲路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芳

    【背景】

    在大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后,石峰区留下了较多的老厂区、老厂房,土地长期闲置,其中清水塘西北角的原株洲市水泥管厂,从改制基本完成到如今已闲置10余年。面对当前财政资金不足的现状和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的新要求,石峰区委、区政府通过实施FBO(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全生命周期盘活水泥管厂闲置土地,建设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配套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走出了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市场化、专业化盘活闲置土地的新路子。

    【做法】

    市场化经营盘活闲置土地

    从闲置地“晒太阳”到总投资33.95亿元的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石峰区以市场化经营理念,盘活水泥管厂闲置土地,仅用了半年时间,为我市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盘活闲置土地树立了良性样本。

    成立株洲欣石峰智能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一级市场摘牌取得建设用地(经土地变性后的水泥管厂区121.9亩)后,向社会公开招标引进战略合作方,并明确由战略合作方负责出资进行地上建筑物(标准厂房)的投资、建设、招商、运营。

    同时,成立水泥管厂土地盘活工作专班,将专业的社会资本方、循环集团SPV公司、专班人员三方力量整合到一块,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压实各方责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时解决项目建设、招商、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政企互动、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园区高质、高效建设运营。

    【成效】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9月,一期8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开工,预计2023年6月份即可交付使用。以10年合作期测算,项目动工后,公司3年即可收回成本,并获得约900万元的投资回报,园区10年累计贡献税收3亿元,借助社会资本方力量,高效盘活了闲置10余年的土地。

    通过精细化管理压缩成本、加快开发建设,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政府专班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并按取低值结算原则,推动项目开发效率提升,开发成本下降。

    该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形成较大现金流和正向收益,可以有效帮助区属国有企业市场融资,化解存量债务。截至目前,项目推进实现了由“单独干”变为“合力干”,一期预计可争(融)资金额近7亿元。

    通过开发水泥管厂地块,以近距离配套优势,吸引一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企业入驻,延伸轨道交通产业链条,拓展优势产业布局,也将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