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职院五大特色专业群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付萱

    “在中欧班列上,有一群铁路人日复一日奔赴在牵引征途上,汇聚起机车畅通安全稳定运行的强大支撑和保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打开新格局……”这是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铁科职院)教师余滢在讲授专业课《铁路货运组织》中的一段话。

    “在专业课中结合每堂课的知识点,贴切融入思政内容,从原来的纯知识、纯技能转变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教育部专家给出这样的点评。

    余滢老师的课堂变化,源于该校推行的“为专业育人定标,为课程评价赋值,为课堂育人铸品”课程思政评价模式的新探索。

    目前,该校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和区域支柱产业的5大特色专业群,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其中,余滢主持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铁路货运组织》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7名骨干成员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云诊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滴、滴、滴……”一个月前,余滢打开该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质量诊断系统,系统立马发出了警报声。

    仔细一看,原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第六周的学生预习版块访问量偏低,观看时长较短,学生学习活跃度明显不够。

    余滢随即查看了教师工作量统计。团队教师答疑次数、推荐笔记个数、课程通知情况等指数均正常,但精华帖等发布偏少,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针对预警,余滢团队当天就制作出详细的线上问卷调查。

    “案例中铁路集装箱运输工作又苦又累,我想退退退”“每天跑车,干着同样的工作,很枯燥,我不知道怎么实现个人价值”“视频有20分钟,看起来有点沉闷”……学生们的真实反馈让教学团队陷入思索。

    第二天,余滢便组织团队成员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备课,重新梳理预习内容、细化教学方案。“我们选取的案例,要通过专业知识的‘事’,提炼出‘理’,再升华为‘德’,以德育人。”余滢说。

    于是,大家重新选取案例,在预习版块中结合“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代中国铁路精神,设置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最美掏箱人”专题研讨。

    线上预习内容和形式更改后,课程平台数据显示,同学们的参与度、活跃度明显提升,大家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的青春誓言。

    “我们结合课程育人目标,细化了评价指标,一旦有指标没有达标,系统就会预警,老师们需要持续改进,直至达标。”该校评建督导处处长吕冬梅介绍,教学质量“云诊断”系统,可以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14个观测点,对课程思政的组织与实施情况进行追踪、诊断、预警和处置。

    巧融合推动专业与思政相向同行

    “每门课程都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我们将课程思政成效纳入到了教学检查中,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该校教务处处长廖友军介绍,学校推出了“线上到线下”和“课内到课外”的分段式育人课堂。

    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使用线上课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完成素养测试。在探究学习阶段,教师结合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点的传授,通过恰到好处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建构健康的心智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在讲到列车集装箱日常管理时,该校教师刘亚丽将中欧班列集装箱验箱员,把好跨国产品“第一关”的先进事迹引入课堂,引导同学们感悟“人生如同风筝,将来不管飞得多高,都要胸怀祖国,把个人的力量汇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高铁运费低、运输快、还能为农产品锁鲜。铁路助农兴农,不仅打破了优质农产品长在深山人未识的局面,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通过铁路服务三农的新闻,该校教师张芬香在讲授“鲜活货物运输费用核算”时,鼓励同学们掌握过硬本领,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讲到重车重心高计算与运行条件判定时,余滢则以“小东站精神”为切入点,鼓励学生把“工匠精神”当成一生的目标和追求,人生才会更加出彩。

    “想不到专业课能听到这么多感人的故事,不断激发我们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每节课都受益匪浅。”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陈天翔说,“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案例结合在一起,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也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要像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吸收一样,让课程变得有滋有味。”该校校长陈彬表示,学校将持续将思政的“盐”适量、恰当地融入专业课当中,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向同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