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彦宏

    在湘赣边界,有这么一个地方:田野纵横,丘陵环抱,一条从浏阳来的澄潭江从村中山脚下流过,另一条从江西来的栗江河也往村中涌来。难得一见的是:两江竟在这里汇合,一齐向渌江流去。但见山势微起,屋舍错落;水光滟潋,稻菽飘香。好一个靠山枕水的江南小山村。这就是醴陵市李畋镇麻石村山下组(原名李畋镇双江村山下组)。

    山下组有八十来户农家,近400口人。这里村民大部分姓谢。听老辈人讲,村里的人大都是几百年前江西移民的后裔。一直以来这个小山村在周边颇有名气,是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沿袭了七百余年的古老风俗。

    相传七百多年前,小山脚下,村庄的先祖谢应元生育有7个儿子,依次名曰行仲、贵仲、敬仲、德仲、仁仲、彦仲、秀仲。七子皆孝顺勤劳。

    是时,战火连绵,痢疾流行,人心惶恐。公谓诸子曰:“汝等应为百姓做善事,解人灾厄。”七子诺诺称是,乃求助上神,新建庙宇,供奉龙王。一日,七子得龙王托梦,传之以家国清泰之法,嘱逢吉日耍神龙夺珠的灯火之戏,可驱瘟疫,保家清国泰。故名“清泰灯”。于是,择七月初八、初九、初十日,众生沐浴焚香,老大、老二用稻草扎制成龙首和龙珠,其余兄弟制成龙身、龙尾、神龙夺珠之“清泰灯”始成。舞耍之际,谢应元公遂告诫七子并村中诸人:“汝等皆应尽心尽意,斋戒三天,以诚感天,可得善果!”

    几百年来,无论是兵荒马乱之日,还是瘟疫肆虐之时,村人果然团结一心,求真求善,施仁侠义,逢凶化吉。

    从此,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八、初九、初十日,全村男女老幼齐聚一场,白天斋戒,夜晚表演耍“清泰灯”,驱凶逐瘟,为民祈福,三日不歇。

    今年8月6日恰逢农历七月初八日,是今年山下组耍“清泰灯”的第一天,组织者邀请了醴陵文化交流促进会一行人来到了小山村,现场观摩“清泰灯”的制作与舞耍。

    我们来到了山脚下一开阔地,一幢二层楼的民居正面悬挂了:“醴陵市李畋镇麻石村(双江)山下组清泰灯节”的横幅和一副对联。联云:“清泰耍灯数百年传统文明风淳俗美;祥云赐福三交界边陲佳处物阜民安。”一打听,作者是本村组人氏谢永恩先生。

    欣赏完对联,大家的视线从房屋的正面移到了房屋一侧树荫下。一位穿蓝色衬衣的老者正带着两个年轻人在鼓捣着什么,脚下一堆干稻草。走近一看,一根拐杖状的木棍上已经用稻草密密扎扎地缠绕出一个张开大嘴的龙头。这就是传说中的由先祖谢家老大谢行仲扎制的“清泰灯”龙头。

    “清泰灯”节组织者之一的谢永恩向我们介绍了“清泰灯”第24代传承人——80多岁的谢永寿老人。老人说:“龙头扎好后扎龙珠,再扎4个龙身,1个龙尾,共7人舞灯”。为什么是7人舞灯?我们猜想:这可能是谢家先祖7个儿子首创“清泰灯”,世世代代就形成了7人舞“清泰灯”的古制,所以沿袭至今。传承人告诉我们:“当年先祖是用‘河树皮’插在龙身各部位,点燃后发光发亮,舞出的烟火气和爆竹声御兵壮胆,熏赶瘟疫……”又说:“后来‘河树皮’没有了,就用香柱遍插在稻草扎的龙身上点燃挥舞,效果也蛮威势。一次点火可以持续舞灯5分钟。”

    几百年来,山下组沿袭下来的“清泰灯”舞耍内容,已经固定了它的程式,按顺序有:黄龙朝祖、开四门、黄龙抢珠……

    夏夜,约摸8点时分,月上柳梢头。山下组“清泰灯”传承人谢永寿家的开阔地坪上人来人往开始热闹起来!放露天电影的、打锣鼓的、电视台摄制组的……炸响的编炮声迎来了今晚的主角——身穿红衣,手持“清泰灯”的7个精壮小伙子。他们举着熠熠闪光的龙头、龙珠和龙身龙尾,先向龙王塑像拜祭一番,然后跳入地坪中央,吸引了四周层层叠叠的男女老少的目光。

    忽然,灯光熄灭,黑暗里灿灿发光的灯龙格外耀眼。刹那间,锣鼓声急起——“清泰灯”开舞了!只见插满香柱的龙头、龙身好像披上了一层金甲,在浓烈的烟火中,腾云驾雾般绕场一周后,开始打斗嬉戏。那龙头紧紧地追逐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眼看倏忽东西,定睛转瞬南北,黄龙夺珠之势令人目不暇接。龙身,龙尾则拥着龙头,随弯转弯,时而翻腾,时而俯仰,极尽腾挪迎合之势。灯游龙卷,串联起一条条,一束束彩带和星光,与天上一轮明月的夜空汇成天地一体,让人感觉那“清泰灯”是在星河里穿梭,把围观的村民们看得喝彩不断,仿佛身临仙境一般。猛地,有齐整的呐喊声从场中传出来,短促铿锵,震耳欲聋,把人惊回现实……

    山下组望得见山,看得到水,几百年来耍“清泰灯”的风俗留得住乡愁,是村民们向往的家园。每年逢到既定的日子,山下组的村民们都会自筹资金,自发组织活动,即使外出务工的青年也会适时返乡。开车接送我们的谢海波就是专程从浏阳赶回来参加活动的。

    从前,耍“清泰灯”的初衷是祈愿远离战祸,驱逐瘟疫,家国清泰;现在这一传统文化民俗又增加了新的内涵。

    谢锦生是山下组的村民组长,他说:“山下组年年办‘清泰灯’节,就是想通过这个传统的文化活动,团结村民,凝聚力量,吸引人员,让大家有归属感,助力我们乡村的振兴发展。”

    背临月光下的田野,面对电视台的镜头,谢永恩侃侃而谈:“以后,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提升的计划,比如服装采用古装,还准备再融入现代表演元素……”

    由此联想:人类的活动,横着去看,那是社会;纵着去看,便是历史。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