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气膜实验室与病毒近距离“交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工作中的黄小语。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圆) “采样管送来了!”“好,那我们抓紧开箱录入,核对样品。”这段对话,来自市委政法委政治安全科的副科长黄小语和他的队友们。

    11月17日上午,我市派出一支15人的冲锋队进驻气膜实验室参与核酸检测支援工作。刚结束支援社区疫线的黄小语就是这支冲锋队的一员。连日来,他们勇担当、冲先锋、打头阵,坚守在任务最繁重、最危险的地方,“快准狠”阻击病毒,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守住人民的“健康防线”。

    经过前期紧张的培训,黄小语和队员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11月18日,队员们正式进舱,黄小语所在的4舱标本制备区,主要攻坚荷塘区、芦淞区等地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他每天重复着,打开标本盖子把保存液吸出来,加到反应罐里,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7万余管样本得到准确处置。每次出舱时胳膊已经僵硬得无法动弹,是黄小语和队友们的真实写照。与病毒近距离“交手”,对不是医学专业出身的黄小语来说,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在如同“战场”一样的实验室里的黄小语,被防护服、双层手套、护目镜、N95防护口罩包裹得密不透风,犹如身处45℃的“汗蒸房”,防护服内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第一次进去几个小时,汗就往嘴里流,可能‘喝’了几个小时的汗,太咸,出舱后每个人喝了很多水,坐在路边没说一句话,缓了好久。”黄小语回忆说。

    抢抓窗口期,为疫情防控争取更多的时间,他们实行两班倒,确保检测不间断运作。黄小语说:“如果遇到当天样本量多或紧急样本时,不管干到多晚,都要把样本处理完,不然会影响出结果的时间,有时候不吃不喝10多个小时也是常态。”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每次出实验室后,黄小语就打视频电话看看两个儿子,孩子们见到爸爸在电话那头喊。“等我们消灭完病毒,就回来了!”他总是这样回复着。

  • 上一篇
  • 下一篇